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資訊

中小企業治污與發展難題如何破解?江蘇積極創新有了新辦法

?打造“綠島”共享治污 “兩難”變“雙贏”

2020年11月09日 15:38  |  作者:李莉  |  來源:中國環境報
分享到: 

“我們現在每月都有6000套子母床送到江蘇南沙集中噴涂中心噴涂,平均每套150元,噴涂費用僅需90萬元。一個電話,他們就把產品拉過去按要求噴涂好,然后再送來。省心、省時、省力、省成本,一年算下來比自己噴涂要節約100多萬元費用,這還不包含人工費。”日前,江蘇省宿遷市尚來喜家具有限公司負責人高興地表示。

像南沙集中噴涂中心這樣的“綠島”,有效化解了中小型家具企業VOCs治理難、成本高、排放不達標等問題,打通了企業綠色發展堵點,可謂是串起了家具電商生態發展鏈。

在環保標準日益嚴格的今天,如何降低治污成本,服務企業綠色發展?江蘇的“綠島”建設試點工作提供了一系列有效解決途徑。所謂“綠島”,就是按照“集約建設,共享治污”的總體思路,由政府投資或政府參與、多元投資,配套建有可供多個市場主體共享的環保公共基礎設施,從而實現污染物統一收集、集中治理、穩定達標排放的集中點或片區。

今年2月,江蘇在全省啟動“綠島”建設試點工作,著力破解中小企業治污與發展難題,努力為中小企業壓減治污成本、實現綠色發展趟出了一條新路子。

共建共享治污讓企業“兩難”變“兩贏”

中小企業是生產鏈和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也是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經濟增長、推動創新、增加稅收、吸納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江蘇中小企業總體上污染治理水平不高,環境問題較為突出,已成為制約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明顯短板。雖然經過多輪整治,但由于種種原因,致使“反復治、治反復”的問題始終難以解決。

首先,是治理難的問題。多數中小企業由于綜合實力不強、生存周期較短、轉產轉型頻繁,缺乏環保專業技術和專業人員,導致普遍存在污染治理不到位的現象。其次,是發展難。由于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愈來愈嚴,一些中小企業過去外化環境成本的行為無法繼續,而建設運行污染防治設施增加了企業成本,導致企業陷入了“治污要賠、不治要停”的困境。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環評處處長戴明忠介紹,如果單獨建設和運維污染處理設施,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建設成本過高難以承受,即便建有簡易的治理設施,也很難穩定達標排放。但是如果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生態環境部門管控又不允許。怎么找到一個雙贏點?“綠島”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

通過“綠島”集約共建治理設施,可以讓更多企業共享共用,補齊中小企業污染治理設施短板,這樣能夠將治理成本分攤下來,讓治污成本大大降低,變“兩難”為“雙贏”。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綠島”建設實現了治理思路的轉變,促使治污主體實現由自主治污向市場治污轉變,通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進而引進社會資本參與污染治理,同時鼓勵企業向社會購買環境治理服務,構建統一定點、集中處理的治污新格局。

此外,在治理方式上,“綠島”的建設運行,推進了治污主體由業余治污向專業化治污轉變,促使中小企業通過合同委托的形式,將產生的污染物交由專業化環保公司治理,達到方便快捷、降低成本的效果。讓中小企業可以騰出更多精力創新技術、改進工藝、研發產品,進一步增強核心競爭力。

而從環境監管看,則實現了由被動監管向精準化監管的轉變。通過“綠島”建設,江蘇將收緊環境監管視線,聚焦專業治污企業,放大環境監管效應,實現靶向監管的效果。同時,充分調動排污企業積極性,讓“排污者”變為“監督者”,與生態環境部門形成監管合力,更加精準有效地對治污企業監督約束。

三類“綠島”讓環境治理再添“屏障”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將“綠島”試點建設作為今年服務中小企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印發了《“綠島”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編制大綱》,并在江蘇各地掀起了“綠島”建設試點工作的熱潮。

無錫、常州、鎮江、泰州、宿遷等市召開專題推進會議,常州市、南京市生態環境局深入到工業集中區、鄉鎮和農村了解“綠島”建設需求,形成了高質量的工作方案;泰州市開展了“綠島”標識圖案征集工作。

今年3月,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啟動2020年度全省“綠島”項目納入環保項目儲備庫申報工作,最終選取了首批106個“綠島”項目。

為便于管理和分類,根據服務產業和功能的不同,江蘇生態環境廳將首批106個“綠島”項目劃分為工業、農業和服務業三類“綠島”。工業“綠島”,指生產工藝相同、污染物性質相似、地理位置相近的中小企業,單獨或依托產業園區(集中區)以及治污能力強的規模企業,建設的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從而實現大氣、水污染物集中治理以及危險廢物規范集中暫存。農業“綠島”,指為幫助畜禽養殖戶和水產養殖戶解決養殖污染問題,單獨或依托大的養殖戶,建設的集中式污染物資源化利用項目,從而實現污染物達標排放或資源化利用。服務業“綠島”,指幫助中小餐飲、汽車維修、小五金加工等服務行業,通過建設公共煙道、涂裝公共操作間等,實現油煙、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集中治理。

據統計,江蘇首批106個綠島項目總投資約82.87億元,可惠及3.18萬家中小企業等小微市場主體。其中,工業綠島項目80個,農業綠島項目14個,服務業綠島項目12個。

日前,在長江干線南通陽鴻石化洗艙站碼頭,一艘載重3000噸的“通達化5號”輪船停靠在此接受洗艙作業。“昨天提前預約了洗艙服務,我之前裝的是石腦油,這次在南通換柴油,他們給我的船‘私人定制’了洗艙方案。這座水上的‘綠島’為我們往來船舶提供了便捷。”船長曹金高告訴記者。

“這次能入選首批‘綠島’項目,我們十分激動。”南通陽鴻石化儲運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健表示,這座水上洗艙站就是典型的工業“綠島”。以前,由于缺少專用的清洗場所,裝載化學品的船舶無法在中途改變所裝的貨種,往往只能空載返回,造成運力的浪費。當然,也有油船、化學品船“鋌而走險”,私自清洗,這不僅會引發事故,更容易造成突出的水環境污染事件。洗艙站的建設,將對推動生態長江、綠色長江建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為長江大保護再添新“屏障”。

在江蘇靖江市電鍍集中區,靖江市江華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斌告訴記者,原來他們的環保設施投入兩三百萬元,每年運維成本60萬元,已經感到力不從心。而在進入集中區接入“綠島”后,企業每年只要繳納一定的排污費,運作成本大概下降了一半,企業也可以全力以赴忙生產了。

記者注意到,“綠島”建設的目的是通過向中小企業等市場主體提供公共環保基礎設施和污染治理服務,實現由分散治污向集約化治污轉變,實現污染源個體“門診”轉向集中“會診”、“點”上問題轉向“面”上治理的效果,從而降低突發環境事件發生的概率。這106個項目中,有些是現有項目已經投入使用,有些是正在建設當中,經初步估算,如果全部建成實施運行,可減少中小企業污染治理設施投資132億元。

建立技術體系讓項目發揮更大效能

在江陰興澄特鋼廠區內,記者注意到,一座公用危險廢物處置項目正在建設,建成后將成為區域內的“綠島”,不光興澄特鋼,周邊企業也可使用。

此前,這一園區無論大小企業,所有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必須建設暫存庫,這不僅僅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建設運行成本,還提高了企業環境管理風險。危險廢物公用暫存庫的建設,幫助中小企業解決污染治理成本高、處置去向難等問題,也進一步拓寬了優質企業發展空間。

江蘇開展“綠島”建設探索,可以說,真正實現了引導而不強制、支持而不包辦、服務而不干涉,實現政府主導、企業活力、社會監督的良性循環,有利于降低污染負荷和治污成本。

但由于“綠島”試點啟動時間不長,推進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比如,部分地區還存在對“綠島”項目建設需求了解不充分、深入基層調研不夠、地方知曉率不高等問題。再如,部分地區對“綠島”項目理解存在偏差,不符合的項目偏多,一些項目技術、投資、環境可行性還需要進一步論證。

目前,江蘇針對亟待解決的問題,正在研究制定《“綠島”項目入庫篩選原則》和《綠島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并組織編制了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類、工業污水集中預處理類等五類《“綠島”項目技術指南》,以及《“綠島”典型項目匯編》,進一步規范和引導全省“綠島”項目建設。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綠島”建設的逐步推進實施,還將催生新一輪的環境治理市場需求,為環保產業開拓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江蘇將按照著力打造 “綠島”典型和示范項目,聚焦部分條件相對成熟的區域,結合當地實際,有針對性地建成一批相對集中的、切實管用的、有影響力的“綠島群”,通過典型項目的技術引導和示范帶動作用,推動江蘇“綠島”項目建設。

可以預見,過去以大型企業污染治理服務為主的格局將發生改變,環保產業在滿足中小企業等細分市場主體個性化、多元化需求的同時,將迎來新的難得發展機遇。

下一步,江蘇還將對“綠島”項目開展環境、經濟、社會效益評估,開展綠島理論研究,建立完善長效監管機制,發揮綜合環境效益,將“綠島”打造成為江蘇生態文明建設的特色實踐品牌。

編輯:秦云

關鍵詞:家具電商 江蘇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亚洲二区视频 | 日本免费三精品 | 亚洲熟伦丁香五月 | 中文字幕一本到在线网站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怡红院 | 脸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