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精準扶貧
互聯世界插翅膀 電商扶貧解民憂
——甘肅省隴南市成縣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產業幫扶記
甘肅省隴南市成縣位于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區,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雖然生態環境好,但山大溝深、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是典型的“好生態+欠發達”地區,很多優質農特產品藏在大山深處難以銷售。對此,成縣縣委、縣政府把電商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措施,探索出了“六路帶動”的電商扶貧模式,即電商網店、產業、創業、就業、入股帶動模式和眾籌扶貧模式,取得了明顯成效。2018年,成縣脫貧摘帽,電商扶貧功不可沒,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部手機、一張桌子、一大堆包裝好的土特產,一群工作人員,每天用手機向全國直播銷售家鄉的土特產品,這是隴南市成縣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每天忙碌的工作場景。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于2018年6月在成縣成立,由甘肅隴小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上線運營。與隴南師專電子商務學院合作,建成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的儲藏中心,為成縣中小網商提供網貨“一件代發”服務的專業網貨供應平臺。
隴小南成立之初就堅持立足本地、輻射全國的總體發展思路,為中小網商、微商提供統一標準化管理、統一質量檢測、統一倉儲管理、統一供銷對接、統一代發、統一售后服務,形成了集農產品儲存、分揀、配貨、送貨及信息處理于一體的區域性網貨供應鏈,有效解決了中小網商、微商在發展過程中有店無貨的難題,提高了群眾參與電商發展的熱情。截至目前,隴南市100多家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生產的500多種優質農產品入駐平臺,組建了49個微商分銷群,吸納分銷代理1.5萬余人,覆蓋全國34個省區市,日均銷售額達5萬元。2018年,隴小南上線2.0新系統,“代理+分銷”的全新模式,銷售人員的數量呈基數裂變般迅速上升,目前已在美國、巴西、哥斯達黎加等國發展代理并實現跨境交易。2018年上線運營半年時間銷售額達到1070萬元,2019年銷售額達到2900萬元。
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自建成以來,陸續在成縣雞峰鎮、拋沙鎮、王磨鎮、陳院鎮、宋坪鄉等鄉鎮收購農戶初級農產品,經過網貨中心初加工,統一包裝、統一宣傳、統一銷售,帶動148戶貧困戶人均增收1200元。同時,招募452名貧困戶成為合伙人和分銷商,通過隴小南的平臺銷售農產品,人均增收超過3500元。2019年,網貨供應中心共銷售核桃270.6噸,其中,幫助貧困戶銷售核桃92.3噸。2020年隴小南繼續加大宣傳力度,把核桃產業作為促進全縣農民增收和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型特色產業,不斷提升產業效益,讓昔日不起眼的“小核桃”成為成縣農村群眾致富增收的“金果果”。
2020年疫情期間,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為全縣有意愿的城鄉群眾開展線上電商扶貧實用技能培訓,并向參與培訓的群眾免費開放代理權限,帶動更多群眾參與電商銷售。截至目前,通過開展系列活動,隴小南分銷團隊新招募了貧困戶33人、返鄉青年60人、留守婦女33人,加入銷售隊伍,由導師進行一對一培訓,在朋友圈銷售產品,最終走上了創業之路。隴小南參與訂單農業銷售,與陳院鎮2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了訂單辣椒、萬壽菊銷售合同。
在隴小南的帶動下,成縣已發展網店、微店1127家,電商企業46家,物流快遞企業42家,電商平臺9個,縣鄉兩級網貨供應平臺26家,建成網貨生產線21條,電商扶貧車間13家,SC認證網貨92款,電子商務全產業鏈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2萬余人,其中貧困戶8500余人;累計開展電商培訓220期28212人次,累計電商銷售額28億元,其中線上銷售額7億元。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電商 網貨 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