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 農業科技 精準扶貧 三農人物 品牌興農

首頁>農業>精準扶貧

貴州威寧

“三間一代訓”培育新型農民助脫貧

2020年11月13日 16:57  |  作者:陳武帥 葉啟偉  |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深秋時節,貴州威寧自治縣小海鎮朱嘎村群眾王東秀一邊趕著鴨子在林間放養,一邊向技術人員石開仁咨詢養殖鴨子的技術。

王東秀今年48歲,一個孩子在讀研究生,一個孩子大學剛畢業,還有一個孩子在讀職業學校,屬因學致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7月,金沙縣希望職業培訓學校的養殖技術人員到村里開培訓班,王東秀和村里的其他群眾一起學習養殖技術。半個月時間,王東秀不僅學到了養殖技術還領到600元生活補助,并把學校免費贈送的60只鴨子領回家嘗試喂養。如今,4個月過去了,王東秀養殖的鴨子很快可以出欄了。

“我們每到一個村開展培訓班,都建立微信群,隨時解決學員養殖技術難題,讓他們掌握一門技術,依靠自身努力實現脫貧摘帽。”石開仁說。

“每個參加培訓的群眾都免費發放60只鴨苗,半年后就可以出欄,讓養殖戶凈賺幾千元是沒問題的。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掌握一門技術,增強后續發展致富的能力,比單純的送錢送物效果好得多。”金沙縣希望職業培訓學校校長程世兵說。

據悉,目前在威寧開展農技培訓機構共有18家,開辦培訓班230個,主要針對不能外出務工、又沒有一技之長的貧困群眾進行培訓,從養殖技術、防疫接種、市場銷售等進行一條龍服務,共培訓群眾1.34萬人次。

近年來,威寧人社部門以“三間一代訓”(“三間”即利用田間、車間、課間培訓務工群眾,“一代訓”即“以工代訓”)模式,著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讓越來越多的群眾掌握一門技術實現快速脫貧。程世兵開展的項目就是威寧組織的課間培訓。

陶興權一家是2016年的搬遷對象,從海拉鎮黑多村搬到五里崗易地扶貧搬遷點陽光馨區后,過上了美好的生活。

黑多村山高坡陡,土壤貧瘠,生存條件極其惡劣。搬遷到五里崗后,在政府的引導下,陶興權一家很快就找到工作,在五里崗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針菇加工車間當起了“上班族”,夫妻倆每月有五六千元的工資收入,一家人的生活有了明顯改善。現在,陶興權還買了一輛面包車代步上班,日子越過越紅火。

雪榕公司是威寧人社部門選中的“以工代訓”企業。目前,威寧以雪榕公司、農投公司等龍頭企業帶動貧困群眾實現就業,他們在公司上班還能學習技術。截至目前,威寧共開展“以工代訓”培訓群眾3736人次。

田間培訓是威寧培訓群眾的又一途徑。農技專家楊華近幾年一直在猴場鎮格寨村“印落福地高標準蘋果種植示范園”忙個不停,從蘋果種植到拉枝整形、除草施肥、疏花疏果,一樣一樣耐心培訓農民,不僅帶富了村民,還留下了一大群懂技術、會經營的鄉土蘋果種植人才。

這些年,作為威寧名副其實的蘋果專家,楊華不僅栽培出威寧品質最好的“冰心蘋果”,還示范帶動了威寧數十萬畝蘋果產業發展,給當地群眾找到了致富的金鑰匙。截至目前,楊華參與實施了“蘋果不同品種對白粉病的抗性機制研究”等40多個科技項目,推廣新技術10余項,培訓果農、科技“二傳手”12萬余人次。

在威寧,像楊華一樣,董恩省、毛春、祖貴東等一大批農技人員和“田秀才”“土專家”常年深入田間地頭,為種植群眾傳經授寶,把他們的蘋果種植、蔬菜栽培、馬鈴薯種植等技術傳授給廣大人民群眾,讓群眾依靠自身努力實現脫貧致富。

據悉,“三間一代訓”可以提升培訓就業率,對貧困勞動力開展“三間”培訓后,邀請企業再進行實崗代訓,通過推進農村產業革命解決一批、整合公益性崗位解決一批、實施重大工程項目解決一批、工業企業吸納解決一批、推動服務業創新發展解決一批、完善安置點服務體系建設解決一批、創新林業資源開發解決一批、有組織勞務輸出穩定務工就業解決一批“八個一批”,提高了貧困群眾就業率。

“我們圍繞就業抓政策保障,以實施農業實用技術培訓項目為載體,組織農業科技人員通過大講堂、田間地塊培訓會等形式,開展選種、整地、田間管理等實用技術簡易培訓,著力培育一批新型職業農民,帶動務工群眾實現增收致富?!蓖幾灾慰h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就業局局長馬飛說。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群眾 培訓 威寧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草免费福利资源站在线观看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视频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视频 | 欧美精品白嫩少妇视频在线 | 在线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 日本欧美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