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云南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麗江甲子村的“婚紗攝影經濟”
人民政協網麗江11月18日電(記者 付振強)因湖水湛藍、山谷呈月牙狀而得名,16日的藍月谷和往常一樣,人頭攢動,游客絡繹不絕。只不過這里的游客有些特殊,絕大多數都是慕名前來拍攝婚紗照的一對對新人。由于人數較多,同時工作的攝影機構人員間隔還不到一米,攝影師時常會被走過的另一對新人打斷進度,不得不搶抓時間工作。
藍月谷景區。人民政協網記者 付振強 攝
不只是藍月谷,整個玉龍雪山獨特的風景都吸引著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新人前來拍攝婚紗照。
甲子村位于玉龍雪山東側,清朝末期前還是沒有人煙的原始森林,清朝末期成為麗江土司木老爺的牧場,伴隨幫土司放牧的納西族居住,最終形成了漢、彝、苗、納西、藏等多民族融合聚居區。
幾年前,甲子村居民只能靠種植洋芋、包谷、蕎麥等作物,或者飼養牦牛、山豬等牲畜,農業生產水平十分落后,群眾生產生活很困難,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是玉龍縣13個省級貧困村之一。當地人口中“美麗的貧困”形容的就是甲子村。
婚紗攝影從1992年開始出現在大陸,短短20多年時間,已經由一件奢侈品成為結婚的必需品,越來越得到廣大青年的普遍關注和熱誠參與。租馬、租牛、民族服裝出租、民族歌舞表演、餐飲服務……上世紀90年代初,甲子村上片、黑水片區、雪花村等村民小組部分村民借助玉龍雪山旅游,自發參與旅游服務項目中,但隨著景區不斷發展,導致村組棄農棄牧現象突出,同時,旅游區的持續發展與落后的社區管理、低質量服務的矛盾日益顯現。
如何能依托玉龍雪山的資源和品牌優勢,既有發展前景和市場,又能切合甲子村的實際,甲子村黨總支一班人的一個決定,讓村里有了“婚紗攝影經濟”。
甲子村甘子甘坂婚紗攝影服務有限公司職工吳玉海向記者介紹公司情況。龍凱鳳 攝
甲子村委會黨總支書記和世告訴記者,根據市場需求,經玉龍山辦事處多方協調爭取,甲子村甘子甘坂婚紗攝影服務有限公司三年前注冊成立,主要為婚紗攝影人員提供車輛、化妝間等服務。甘海子、藍月谷、云杉坪、牦牛坪、玉龍雪山冰川公園等不僅成了固定的攝影線路,“景區帶動型”經濟還帶動了周邊農民增收致富,助推旅游扶貧,參股合作。
甲子村內的化妝間。人民政協網記者 付振強 攝
藍月谷內隨處可見慕名前來拍攝婚紗照的新人。人民政協網記者 付振強 攝
村民變股東、上山變上班、民房變客房……甲子村甘子甘坂婚紗攝影服務有限公司職工吳玉海介紹,公司現有員工17人,全都是甲子村村民。
公司管理運行逐步完善、經濟收入日益可觀、景區秩序日漸規范、就業增收水平提升……甲子村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得益于甲子村走出了一條“支部引路、公司經營、村委監管、群眾參與、收益共享”的農旅結合特色發展新路子,自己并沒有選擇外出務工,“不只是我,我們村一些學歷高、能力強的優秀青年也有不少回來的,公司發展會越來越好,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她說。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甲子 婚紗 經濟 發展 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