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鋼廠可以做到不與城區“絕緣”
湖南省第二生態環保督察組近日到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鋼)現場督察時,看到了湘鋼這樣一組數據:今年前10個月,實現煙粉塵減排2693噸、二氧化硫減排2779噸、氮氧化物減排317噸。
近年來,這座城中鋼廠狠抓污染防治,抓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甩掉了過去“傻大黑粗”的標簽,企業成為花園式綠色鋼廠、智慧工廠,實現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提升。
排放大戶做加減法
湘鋼生產區在城區,年產鋼1000萬噸,是排放大戶。據統計,2019年,湘鋼二氧化硫排放量10272噸,氮氧化物排放量10872噸,分別占全市的47.6%和34.9%。2018年省級環保督察指出湘鋼周邊的兩個國控站點為全省空氣質量最差的兩個站點。
“污染進來容易,出去難。”湘潭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說,湘潭地形為倒馬蹄形,污染物擴散條件差,外來輸入加上本地積累,環境容量幾近飽和。
如何治污成為擺在湘鋼面前的一道必答題。通過政企協同發力,湘潭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編制了《湘鋼2018-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湘鋼投資47億元,用3年時間,完成25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項目。湘鋼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不斷做“減法”減輕環境污染,用“加法”提升環境治理。
目前,第一個3年行動計劃基本完成,環境效益開始凸顯。其中,建設完成的一燒全煙氣脫硫項目,年減排煙粉塵450噸、減排二氧化硫1500噸;建設完成的焦爐煙氣脫硫脫硝項目,是湖南省鋼鐵行業第一座實現超低排改造的設施。 2019年特護期大氣環境質量數據表明,湘鋼周邊的兩個國控站點已退出全省空氣質量最差站點。
目前,湘鋼最大的環保技改項目4.3米焦爐環保提質改造正在加速推進,項目投產后污染物排放將削減70%。
“一乘一除”促綜合效益提升
高耗能、高污染是鋼鐵企業的典型特征,湘鋼在擴大生產、發展經濟的同時,做好節能減排的“除法”,用“乘法”提升經濟效能,走上了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綠色道路。
煤粉是煉鋼原料之一,湘鋼投資6000多萬元搭建大型煤棚后,不僅大幅降低無組織揚塵,還可挽回3%-5%的煤炭損失,每個季度減少100萬元后續爐窯能源消耗成本,實現煤炭高效利用。
“鋼鐵冶煉產生的余熱、煙氣,也是一筆寶貴財富。”湘鋼有關負責人介紹,湘鋼投資10億元自主引進的135兆瓦超高壓高溫燃煤氣發電機技術,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0萬噸,還可滿足公司80%左右的用電需求,每年節省外購電費14億元以上。湘鋼提高含鐵塵泥、冶金渣等固廢資源高附加值開發利用水平,年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產值達5億多元。
“一點一面”促企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湘鋼加快推進“廠區就是城區”的“城企融合、生態綠色鋼廠”建設,在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同時,打造工業旅游示范和花園式工廠,廠區新增綠地面積近40萬平方米,可綠化面積綠地率達到46%。2019年下半年,湘鋼啟動工業旅游,舉辦“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企業開放日活動10余次,接待參觀者1000多人,改變了外界對鋼鐵企業“傻大黑粗”的印象。
湘鋼還在五米寬厚板廠內打造智能制造和智慧工廠示范項目,目前已穩定運行超過兩個多月。“不僅能提升勞動生產率,還可減少煤氣消耗。”湘鋼有關負責人介紹,智能化改造使人均年產鋼較2018年提升14%,煤氣消耗下降了3%。 (廖艷霞)
編輯:秦云
關鍵詞:湖南省 湘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