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第二時間
珠峰多高,關老百姓啥事?
江蘇省政協委員、民盟南京師范大學基層委員會主委、地理學院教授湯國安
此次測量中,我國首次將5G和北斗結合,利用通信專網和北斗數據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高寒、高海拔環境下北斗二號、北斗三號衛星信號同時接收、實時解析和質量預評估。
“其實,早在這次測量之前,國家有關部門就組織力量對國產儀器等裝備進行科技攻關和生產制造。這次我國用傳統技術和5G等新技術、北斗等新裝備深度融合測量珠峰新高程,是對新技術和國產設備可靠性的一次驗證。”湯國安說。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在峰頂合影留念。新華社特約記者扎西次仁攝
“珠穆朗瑪峰這種嚴酷的自然環境和復雜地形,是對技術和設備穩定性的嚴格考驗。通過這次考驗,我們的自主技術和國產設備就可以更好地實現國產替代,更好地維護國家地理信息安全,更好地服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打個比方,有時候,我們會感覺到手機導航精度不夠,經過這次驗證,我們的5G等技術和北斗等設備就可以更好地運用到各種生產生活場景中,最終造福老百姓。”湯國安表示。
其實,不僅是高程,湯國安還很關注水平位移量。“喜馬拉雅山脈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形成,高度變化和水平位移量的變化對判斷板塊運動有著重要影響,進而影響到地震等地質災害的預測研究。”湯國安說。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共公布了三次珠穆朗瑪峰高程數據。一開始,西方國家質疑我們的數據,懷疑我們從黃海海平面到珠穆朗瑪峰峰頂這樣跨越大空間范圍及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測量結果。但每次我們的數據精度,都讓世界刮目相看。這次的測量結果,更顯示了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與測繪科技的快速發展,而這種發展必將造福廣大百姓。”湯國安表示。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珠峰 老百姓 測量 湯國 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