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資訊
中醫藥防治納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
《北京市中醫藥條例》明年5月1日起施行
11月27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了《北京市中醫藥條例》。該條例將自2021年5月1日起實施。
條例規定,本市將適宜的中醫藥服務項目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將中醫藥防治納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發揮中醫藥在傳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鼓勵社會力量舉辦中醫醫療機構
條例提出,市、區政府要加強對中醫藥工作的領導,將發展中醫藥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建立多元投入機制并提供條件保障,健全聯席會議制度。中醫藥主管部門負責中醫藥管理工作,其他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工作。本市支持行業組織加強行業自律,依法開展服務,維護行業信譽和合法權益。
市、區政府要按照規劃和標準舉辦中醫醫療機構,政府舉辦的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和有條件的??漆t院等,按照要求設置中醫藥科室,配備中醫醫師、中藥師、中醫床位、中醫診療設備。
條例規定,本市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支持中醫重點??平ㄔO;鼓勵社會力量舉辦中醫醫療機構,提供基本醫療服務。本市將適宜的中醫藥服務項目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將中醫藥防治納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發揮中醫藥在傳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完善中醫藥保障措施,建立健全政府舉辦的中醫醫療機構績效考核制度和符合中醫藥特點的基本醫療保險支付制度。
加強中醫藥古籍文獻收集傳承
人才培養是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根基。條例規定,政府制定中醫藥人才教育發展規劃,建立健全學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有機銜接,師承教育貫徹始終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中醫藥專業相關院校應當提高中醫類專業經典課程的比重。中醫藥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對中醫藥古籍文獻、學術思想、診療經驗、技術方法的收集、整理和傳承,中醫藥文化宣傳和知識普及活動應當符合中醫藥文化內涵和發展規律。
加大對中醫藥科學研究的支持力度,有利于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創新發展。條例規定,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中醫藥科研規劃和管理機制,建立和完善中醫藥科技管理平臺、公共研發平臺和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支持中藥新藥和器械設備研發,促進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推動“互聯網+”中醫藥健康服務。
條例提出,政府制定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建立中醫藥產業統計監測體系,推動中醫藥與養老、文化旅游、農業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加強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促進中醫藥區域協同、開放發展。
中醫養生保健企業不得開展醫療活動
目前,在中醫藥服務行業還存在著一些違法行為,影響了中醫藥的聲譽,同時也嚴重影響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針對這些問題,條例規定,中醫醫療機構要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履行設立手續和登記程序。
條例要求,明確中醫醫師、西學中醫師和中醫(專長)醫師的執業規范,不得超范圍執業。同時,本市要加強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業管理,明確企業可以提供的服務內容,不得從事醫療活動,不得進行帶有醫療性質的宣傳。
針對當前影響中藥發展的主要問題,條例規定,有關部門要加強中藥材質量管理,建立中藥飲片生產、流通、使用全鏈條的質量控制體系。同時,加強中藥飲片再加工和代煎配送管理,授權有關主管部門制定中藥飲片再加工和代煎配送的具體規范。
截至2019年底,本市擁有中醫醫療機構1224家,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71家)均設立中醫科,共有中醫醫師20899人,中醫床位數25519張,千人口中醫醫師數(0.97人)、千人口中醫床位數(1.18張)均位居全國前列。(記者 孫樂琪)
編輯:何方
關鍵詞:中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