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話說新經濟>新電商

帶動諾鄧火腿產業升級,拼多多扶貧車間落地大理云龍

2020年12月31日 17:21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舌尖上的中國》短短6分鐘影像,讓諾鄧火腿一夜間風靡全國。

有著千年歷史的諾鄧天然鹽井,以及特殊的地理氣候,造就了諾鄧火腿所獨具的美味。然而,聲名鵲起的諾鄧火腿,很快遇到產業發展的瓶頸——標準化、規模化不足,加工出廠的產品類型和銷售渠道單一,這也成為云龍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道路上的“攔路虎”。

“云龍脫貧難,難在山高路遠,交通不便,產業發展不足。”出產諾鄧火腿的云龍縣,集“民族、山區、貧困、偏遠”為一體,是大理州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縣份,也是國家扶貧攻堅重點縣。

2020年8月,為解決云龍縣產業脫貧困境,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借助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通過滬滇合作平臺,在上海、云南兩地政府部門的指導下,正式在云龍縣諾鄧鎮馬金橋村民小組落戶諾鄧火腿“扶貧車間”。

今年底,扶貧車間可投入使用,屆時可達到量產值6000萬元,帶動周邊貧困人口務工約1萬次,全年給貧困戶發放工資預計將達到120多萬元,將有效幫助貧困戶脫貧增收,起到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后半篇文章”的作用。

在創造新需求、“拼”出新產業的基礎上,拼多多通過在諾鄧這樣的農產品原產地設立扶貧車間的方式,建立起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的開發、加工鏈條,推動諾鄧火腿產業升級,有效促進當地穩定脫貧,為鞏固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成果,推動當地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經驗。

山溝溝里建起現代化生產線

從退伍老兵到活躍在火腿車間里的“新農人”,徐琨斌與諾鄧火腿的“戀情”走過了整整7年。7年來,這名曾開過火車、做過廣告公司的退伍老兵,每天都在不停地思考一件事——如何把每條諾鄧火腿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徐琨斌所在的諾鄧古村,是一個有著1600多年歷史的白族村寨。這個隱藏在深山里的古老山村,傳承著用鹽泥敷腌火腿的千年工藝。近兩千年歷史的鹽井是大自然的饋贈,鹽與火腿的完美結合,讓諾鄧火腿因《舌尖上的中國》而名揚四海。

看準了家鄉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2013年,徐琨斌放棄了昆明鐵路局火車司機的“體制內身份”,回到家鄉諾鄧古村的山溝溝里開辦火腿加工廠,成為了一名“新農人”。

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徐琨斌的火腿食品廠已經成為云龍縣諾鄧火腿年生產量最高的企業,現有廠區面積15畝,生產加工廠房3000平米,年生產加工20000支火腿,用工量超過5000人,間接帶動周邊農戶1.5萬多人增收。未來2至3年,廠區規模將達到年生產加工火腿80000支,實現產值1.2億元的目標。

“雖然這幾年公司發展不錯,但總覺得諾鄧火腿的價值還沒有被完全開發,產業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能不能開發更多的新產品,能不能打通更新的銷售渠道,才是諾鄧火腿產業長期良好發展下去的核心。”雖然這幾年依靠諾鄧火腿實現了創業的成功,然而在徐琨斌心里,卻一直有一塊“心病”。

徐琨斌的“心病”,就是諾鄧火腿聲名鵲起背后的產能瓶頸和產品單一問題。

據介紹,2013年年初,徐琨斌的云龍縣馬金橋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最初的年產量只有3至4噸,后期擴大到近100噸產量,用了將近7年的時間,2019年才達到加工銷售諾鄧火腿1.86萬支,產值1600萬元。

但即便如此,和其他火腿相比,諾鄧火腿的產量還是小得多。

“諾鄧火腿的原料來源和加工工藝的相對單一,以及較低的產量,無意中保證了諾鄧火腿的質量。同時,傳統的諾鄧火腿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生產方式,因品質不統一,難以達成標準化,也讓諾鄧火腿產業難以走遠。”

2020年,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在積極參與滬滇幫扶、脫貧攻堅過程中,多次到云龍縣調研。同年8月,為協助解決諾鄧火腿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在上海、云南兩地政府部門的指導下,拼多多捐贈240萬元資金,在徐琨斌位于諾鄧鎮馬金橋村民小組的廠區內設立扶貧車間,幫扶企業投建一條現代化的生產線,助力公司進一步擴大產能,促進本地特色火腿產業升級,從傳統工藝向標準化生產轉型發展。

1

▲七年前,退伍老兵徐琨斌回鄉創業,目前公司所擁有的“諾鄧金腿”、“一腿”兩個品牌的諾鄧火腿遠銷北上廣。(攝影:穆功)

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滇西樣本”

“云龍山區面積大,山高谷深,長期以來,產業發展難以突破‘小、散、弱’困局,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優質農產品始終走不出自產自銷的境地。如今,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通過滬滇合作平臺,引進像拼多多這樣的上海知名互聯網企業,共同在當地的特色產業發力,終于在市場化的道路上摸到了一些門路,除諾鄧火腿之外,還期待更多農產品走出深山。”上海援滇干部、云南省大理州云龍縣委常委、副縣長季濤告訴記者,諾鄧火腿扶貧車間的設立,是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出的又一“碩果”。

據季濤介紹,此前諾鄧火腿只是當地土特產,雖然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產品單一。另外,火腿屬于區域性產品,帶動相關農戶脫貧和企業發展空間有限,而諾鄧火腿產業發展的轉折點,發生在2016年。

當年,隨著滬滇合作的加深,經過駐滇干部的努力,諾鄧火腿入駐了上海的云品中心。有一次,云品中心舉辦特色品鑒會,策劃了諾鄧火腿與西班牙火腿的“盲品”活動,在不知產地的條件下,不少消費者發現,諾鄧火腿的品質和口感可與國際頂級的產品媲美。此后,上海的“買手”們還為諾鄧火腿在改進包裝、研發新品、為不同渠道提供定制化產品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議。于是,諾鄧火腿有了更洋氣的規格包裝,并有了咸肉、香腸等衍生產品。

近年來,諾鄧火腿生產企業通過與拼多多等企業合作,實現了線上銷售,有效的拓寬了銷售渠道,提升了銷量,而曾經只是小有名氣的諾鄧火腿,由于產品線的拓寬,引進了電商渠道,因此吸引產業投資,逐步擴大生產規模。為此,縣里探索出“產業扶貧+消費扶貧”模式,即:由雙方黨委、政府牽線搭臺;由上海幫扶開拓市場,發動社會各界通過工會采購、愛心采購等方式打開銷路;由云龍綠色食品協會開展綠色食品認證,打通供應鏈,組織企業統一銷售;由本地企業負責統一標準、統一加工、統一包裝;由合作社負責組織生產、建設種養殖基地;由貧困戶按合作社要求進行規范種養殖。在這樣的模式下,貧困戶被真正帶入了產業鏈中,逐漸有了穩定增收的新途徑。

“今年8月,作為誕生于上海的知名互聯網企業,拼多多主動參與位于滇西的云龍縣產業脫貧,投建鄧諾火腿深加工扶貧車間,支持當地擴大產能,研發新產品,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可以說這個項目就是我們東西部扶貧協作在滇西最有力的一個樣本。”季濤表示。

據了解,除了諾鄧火腿,越來越多的云龍農產品正通過滬滇合作機制,得以方便快速的進入上海。目前,云龍縣銷往上海扶貧產品銷售額達3012萬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168人實現增收,為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注入了新動力。

3

▲諾鄧盛產無碘鉀鹽。近兩千年歷史的鹽井是大自然的饋贈,鹽與腿的完美結合,產生絕佳的風味,讓諾鄧火腿因《舌尖上的中國》而名揚四海。圖為諾鄧火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天嗣親自熬鹽,為腌制火腿做準備。(攝影:穆功)

2

▲目前諾鄧火腿依然依靠傳統手藝腌制晾曬,經過三年的腌制發酵才能形成一條好的火腿。徐琨斌每天的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時間要花在晾曬火腿的管理上。(攝影:穆功)

拼多多“諾鄧實踐”帶動鄉村振興

2020年5月16日,云龍縣被云南省政府批準退出貧困縣,如期完成脫貧摘帽出列。

“發展產業,是鞏固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成果的根本措施和長久之策。”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仇煥廣介紹說:“拼多多借助東西部扶貧協作落地扶貧車間的‘諾鄧實踐’,支持企業購買相關的生產設備以擴大生產規模、優化生產供應鏈并開發衍生產品。同時,扶貧車間優先為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就業機會,將貧困地區的農戶、供應鏈、產品加工制造創新性地連接在一起,探索能夠長期造血的產業扶貧機制。”

據了解,除了資金投入,扶貧車間落成后,拼多多還將投入資源與師資,幫助諾鄧培養本土電商人才,建立電商運營能力,讓千年“諾鄧火腿”駛入互聯網的高速路。

“依托龍頭企業農產品深加工生產線,建成標準化的扶貧車間,對農特產品進行統一加工、統一配送、統一檢測、統一認證,隨著‘電商+扶貧車間+合作社+農民’的電商產業扶貧新模式不斷延伸,將會惠及更多的貧困人口。”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表示,諾鄧“扶貧車間”項目,致力于將利益留在農村,讓特色產業在農村發展壯大,“在家門口建立‘扶貧車間’,既能‘幫眼前’、又能‘扶長遠’,在推動當地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也帶動了其它產業的發展,真正做到了精準幫扶,起到做好鞏固脫貧成果“后半篇文章’和帶動當地鄉村振興的作用。”

4

▲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通過滬滇合作平臺,引進上海知名互聯網企業,共同在當地的特色產業發力,在市場化、產業化的道路上摸到了門路。(攝影:穆功)

編輯:秦云

關鍵詞:諾鄧火腿 拼多多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 | 日韩精品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 一本大道香蕉大在线日韩 | 亚洲阿v天堂在线观看2019 | 又紧又爽又深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