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話說新經濟>新電商
探秘浙江嘉興平湖:拼多多上高性價比羽絨服的最大原產地,每年生產服裝3億件
凜冽寒風,漫天飛雪,冬天拼的就是羽絨服。
從嘉興市區往東驅車30公里,便來到了羽絨服的“制造中心”——平湖。你可能不知道,這個人口僅70萬的南方小城,產出了全中國80%以上的羽絨服,來到這里,你身上的羽絨服大概率就回到了故鄉。
以平湖·中國服裝城為中心,連同附近的幾個村鎮,這片地界里的所有人,世代以羽絨服為生。他們,共同構成了平湖羽絨的閃耀星盤。
中國的產業帶擁有驚人的生產力和韌性,但如何從產業帶變化出一流品牌,這些中小生產者和商戶并不能給出回答。好在,一座城里的一群人能聚成一團火,把家鄉制成一張名片,擠上時代的列車,成就了“平湖羽絨服”這個最大的品牌。
▲從嘉興市區往東驅車30公里,便來到了羽絨服的“宇宙中心”——平湖,全中國80%以上的羽絨服都產自這里。 (顧映雪 攝)
中國羽絨城的日與夜
“不是我選擇了羽絨服,而是羽絨服選擇了我。在這邊的人都做羽絨服。” 生于80年代,韋健一畢業就開始做羽絨服,從事羽絨服行業已經十多年,目前在拼多多上經營著自己的羽絨服店鋪。最近全國猛烈降溫降雪,訂單多到他忙得顧不上睡覺。
走近平湖服裝城,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平和與充實。小小的羽絨服,讓這里的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價值。鴨絨、毛領、制衣、銷售、運輸…每一個環節里都有廣闊天地。服裝城里每一個門店檔口都涌動著忙碌的人潮,五湖四海的客商,不遠萬里來這里挑選最新最具性價比的貨源。
商場賣兩三千的羽絨服,在平湖,三四百就能拿到貨,這是行業都知道的秘密。因為這里是原產地,中國的產業帶向來擅長把最優質的好貨做出極致性價比。有別于全國各地的商客,像韋健這樣產地直發的商家,真正做到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平湖產業帶的工人正在給羽絨服充絨,精選的白鴨絨細膩如雪。(顧映雪 攝)
在平湖,熱鬧有兩種。白天服裝城檔口的人潮是其一,另一種無聲的熱鬧藏在網線里。電商的介入延長了平湖時間,數以萬計的網店擴大了市場的邊界,互聯網的人潮24小時不打烊,40萬平米的中國服裝城化身960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市場。
韋健的網店辦公地點在羽絨城旁邊的商務樓里。商務樓一共12層,除了一樓臨街商鋪和大廳,往上的樓層都密密麻麻地隔出了數百個單間。每一個單間里都有一個像韋健一樣的平湖商家,他們每天從上午一直忙到星夜,通過一根根隱形的網線,一車一車的羽絨服從這里發往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手中。
“冬季非常忙,凌晨兩三點下樓抽煙,看見整個商務樓依然燈火通明,沒有一盞燈熄滅?!表f健的拼多多店鋪經營得有聲有色,開店三年,銷售額一年比一年高。2017年他從淘寶轉做拼多多的時候,還算是個異類,到了2020年,身邊這些密密麻麻單間里的同行,已經找不出不做拼多多的人了。
“冬季穩定日銷10萬元,夏季做反季,一天幾百幾千,也挺好。”江南文化的 “小富即安”,在平湖人身上得到完美體現,羽絨服銷售旺季只集中在冬季的四個月,但平湖羽絨服的火爆和新電商的巨大訂單量,賦予了“韋健們”從容與篤定。
聚成一團火,愛拼才會贏
中國人民向來擅長窮則思變、生財有道,浙商尤其是其中令人驕傲的群體。
上世紀70年代末期,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平湖社隊服裝企業接軌相距不到100公里的上海,“天時地利人和”之下,順利起步。憑借上海國營服裝廠的技術優勢,平湖開始生產服裝,形成40年后中國羽絨城的雛形。
到了80年代,村村辦廠、戶戶生產,每個人都為紅火的生活奮力拼搏。大量沒資源沒背景的個體服裝加工廠掛靠在集體的名義下,與臨近的上海、杭州等地的國有服裝廠“聯營”,將當時個體的生產參與到當時計劃經濟的配額市場中。
晝夜交替中,農民實現了階層跨越。而后來“中國制造”的輝煌,正是歷史中的此刻,從普通人一點一滴的集聚開始。
90年代末,國家對外貿易開放政策送來了信號,平湖服裝產業以燎原之勢進入國際市場,開啟了平湖打入世界服裝制造業陣地的新歷史時期。世界頂尖服裝品牌如耐克、REEBOK、ARMANI、華倫·天奴、LEE等,與平湖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平湖服裝遠銷日本、歐美等85個國家和地區。
就這樣,浙江嘉興平湖,在沒有技術、沒有市場、沒有品牌的困局里突圍,形成了以羽絨服為代表的服飾產業集群,產出了全國80%以上的羽絨服,同時,成為全國最大的外貿服裝生產基地。每年生產服裝約3億件,連起來至少能繞地球10圈,“全球百件衣,平湖有其一”,全世界每100件品牌服裝中,就有1件產自于平湖。
進入新時代,平湖服裝再次緊扣時代脈搏,由最初的加工國外品牌出口向生產自主品牌出口方向轉變,同時,抓住國內電商的發展紅利,把平湖羽絨服搬上互聯網。
▲年輕的小妹正在拼多多店鋪做主播,她身上這款羽絨服是爆款,今年賣了5萬多件。 (顧映雪 攝)
如今的平湖,擁有2000多家服裝制造企業、不計其數的小型加工工廠和數以萬計的電商網店。這片土地上的人,都從羽絨服產業里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空閑的當地阿姨在羽絨服加工廠做工,她驕傲地說,“我手快,一天能做400件羽絨服帽子的縫合?!鄙韽婓w健的拉貨大哥每天拉著貨車從羽絨城到商務樓,不到100米的這條路,他每天會走幾十次。無數外來客,從安徽、河南、江西來到平湖“討生活”,看準了這里的羽絨服大生意,和韋健一樣做起了拼多多的店主,銷售額直逼千萬,成為這條產業帶上的“新平湖人”。還有年輕的小妹在他們的拼多多店鋪里做主播,一天能換200多件衣服,年輕人不用離開平湖,就能有穩定滿意的工作。
大企業家、小生產者、快遞員、店主、主播、打包員……每一個產業帶的從業者都努力在產業帶發展的過程,找準自己的價值,收獲奮斗的果實。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平湖的每一天都充滿活力,因為一座城的人聚在一起編織同一個夢,星夜的燈火里,記錄了每一個“平湖羽絨人”的奮斗和拼搏。
電商重塑了平湖的時間
和中國其他的所有產業帶一樣,平湖羽絨服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外到內、從線下到線上的三次產業革命。滾滾向前的時代列車上,時間公平地流過每一個地方,但電商的加入撥快了平湖的時間,也重塑了平湖的時間。
一日之計在于晨,但“韋健們”的一天通常從中午開始,到凌晨結束。主播們也一樣,因為拼多多的消費者最活躍的下單時間是晚上。
來自江浙滬、云南、貴州、四川,甚至西藏的線下門店商客,依然還是會趕來這里進貨。通常他們需要在上午來,因為一到下午,這些店主就沒有太多時間接待了。
羽絨服的制作周期,通常需要提前好幾個月生產,天寒地凍的12月,正是羽絨服銷售的旺季,但工人們最忙的時候,通常9月就開始了,到了12月,他們反而清閑了。因為,不提前備貨根本頂不住電商的拼單狂潮。
大毛領,今年最受歡迎,一條真毛領成本70-100元,是一件羽絨服的靈魂,人工飼養的動物毛領色澤鮮亮、手感柔順,平湖的專業化養殖和生產已經把毛領的成本做到最低價。也有商人會來推銷便宜的假毛領,40-50塊一條,“韋健們”通常會毫不猶豫地拒絕,因為生意要長久地做,就不能在質量上省錢。平湖羽絨服的口碑,都積累于點滴之間。
潮水在變化,悄無聲息,身處其中忙忙碌碌的人,往往感受不到這變化流過的痕跡,可能只有到某一天閑下來的空隙里,環顧四周才發現,時間已經推著彼此“柳暗花明又一村”。
12月,全國大范圍降溫降雪,浙江嘉興的商戶再次擰成一股繩。超過2200個浙江嘉興的服裝產業商家,齊聚拼多多同時開直播,推介當地各個優質產業帶生產的服飾,單日銷售額即突破2000萬元,而平湖的羽絨服最是搶手,成為當日銷量最高的品類。
▲一條真毛領成本70-100元,人工飼養的動物毛領色澤鮮亮、手感柔順,今年很受歡迎。 (顧映雪 攝)
平湖羽絨服產業帶沒有走出國際一流品牌,但這些低調務實的產業帶從業者,把“平湖羽絨服”做成了一個最大的品牌,面向的是占人口最多數的普通消費者。平湖給市場帶來了最具性價比的商品,也贏得了市場消費者的認可和尊重。
中國除了北上廣深,還有200多個地級市,2000多個縣和40000個鄉鎮,這些地方的總體消費力,并不弱于奢侈品消費者的總體購買力,他們構成了平湖羽絨服乃至中國產業帶興盛發展的基石。
大時代里,每一個個體都是微弱的光,凝聚在一起才匯成滿天星辰,平湖羽絨人正是如此。在永不落幕的平湖羽絨服市場里,奮斗的“平湖羽絨人” 活躍在大眾視野之外,但正是這些不易察覺的普通人,才構成了眼前的大時代。
2020年已經過去,時間揮別過往,人依然要向前。在這尤其動蕩的一年里,更顯社會堅韌,愛拼才會贏,感謝每一個拼過的你。
編輯:秦云
關鍵詞:平湖 羽絨服 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