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江天CP”互動互融,交出成渝經濟圈建設“元年答卷”
去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召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為國家重大戰略。一年來,成渝兩地深入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國家戰略,整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如火如荼。
中央有部署,川渝有行動,重慶兩江新區、四川天府新區組成的“江天CP”有作為。在建好雙城經濟圈、唱好“雙城記”的進程中,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元年答卷”。
攜手并肩 多維度多層面演繹“雙城記”
時間回到去年初,在全國上下抗擊疫情、推動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2月28日,重慶兩江新區與四川天府新區通過視頻連線,召開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第一次聯席會議。
兩大國家級新區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區域聯動正式啟幕。
在此背景下,兩江新區、天府新區聯合行業平臺企業共同舉辦“唱好雙城記共取數字經 2020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服務峰會”, 39個川渝地方政府,1萬多家企業、行業組織以及30多萬網友通過“線上直播+線下會場”方式共同參與,共同推動數字經濟成為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
僅2個月后的2020年4月23日,兩區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第二次聯席會議在重慶兩江新區召開,會議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確定了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2020年十項重點任務,在城市管理、城鄉統籌、社會保障、戶籍管理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
圍繞重點任務,兩江、天府合作進程明顯加快:一年來,雙方共同舉辦首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論壇,雙城經濟圈國際門戶樞紐研討會暨2020年中歐綠色智慧城市峰會;共同發起成立兩江天府“兩新”黨建聯盟……僅去年,兩區部門及街道之間簽訂合作協議15個,涉及金融、教育等領域。
從上至下,從部門到街道,兩江天府合作步伐越來越快,合作路徑越來越廣。
1+1>2 在開放中實現產業聚合
自去年9月,京東方分別在重慶與成都啟動了智慧系統創新中心項目。隨著兩江新區、天府新區合作的深入,雙方正加快構建開放平臺、開放產業體系——江北嘴路演中心與成都天府文投基金等,合作共同推動建立成渝路演聯盟,舉辦多場次云上路演活動,服務兩地企業投融資發展;中國汽研與電子科技大學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共同承擔氫能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藥友制藥與28家川渝地區為主的醫藥企業聯合組建“小品種(短缺藥)西部地區聯盟”,實現產品優勢互補。
開放合作的步伐愈發堅定,攜手發展動力愈發強勁。
在兩江新區果園港,履帶傳輸貨物的聲音不絕于耳。從巴西等地進口而來的鐵礦石,在一天之內就可以從海船裝上列車,再發往四川。僅鐵礦石一項每天運送量就接近5000噸。重慶果園港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勁勇介紹,通過水鐵聯運、水水中轉、水公聯運,整個果園港每年運輸300多萬噸。其中,重慶果園件散貨碼頭有限公司完成接近1200萬噸,到發四川的貨物基本要占到25%以上。
“這樣一次次互動,讓兩江和天府雙方的互信不斷增強,一盤棋思想和一體化發展理念不斷鞏固。”兩江新區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李建彬說。
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志杰表示,未來兩江新區將攜手天府新區等地,共推科技創新協同協作,共同打造協同創新平臺、集聚高端創新要素,助力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異地”如“同城” 公共服務一體化
在重慶兩江新區、四川天府新區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第二次聯席會議確定的2020年十項重點任務中,重點提出了實現平臺共筑、資源共享、服務共優,聯合打造公共服務平臺。
任務書已經明確,要實現目標,關鍵則在落實。
去年5月,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行政審批局到訪兩江新區,雙方就形成“政務服務同城化”達成了共識。同年6月5日,兩江新區(自貿試驗區)政務大廳正式開設“兩江天府合作示范窗口”。
“按照‘窗口收件、兩地互通、限時辦結’的模式,為群眾和企業提供咨詢、受理服務。” 兩江新區(自貿試驗區)政務大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兩地企業和群眾可任意選擇政務大廳指定窗口提交申請及領證,不用再兩地往返跑,實現業務就近辦理,提高辦事便利度。
一個小窗口,體現的是成渝兩地共同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的理念。
“一盤棋”思想,一體化理念,正在不斷深化。未來,按照重慶四川第二次黨政聯席會議要求,兩區將在產業、創新、開放、改革、城市等領域,立足更好地發揮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聯動作用,堅持項目化、專班化推進,場景化、可視化展示,推動成渝合作走深走實。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新區 經濟 兩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