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產業動態 發明·創新 探索·發現 科學麻辣燙 科技人物 專家講壇 新基建 院士知播

首頁>科技>資訊

3D打印軟性機器人可應用于人工肌肉

2021年02月01日 17:28  |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到: 

好機友

◎本報記者 陳 曦 通 訊 員 劉曉艷

一只靈巧的“蟲子”,牢牢地抓住圓形管,一伸一縮中蜿蜒前行。其實,這只靈活的“蟲子”是一款采用了天津大學科研人員左思洋、劉建彬課題組研發的新型模塊化柔性驅動方法3D“打印”出來的軟性機器人,可應用于人工肌肉和管道爬行機器人中。該成果今年1月初在線發表在《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機器人和自動化快報》上。

軟性機器人因其較高的柔性、對人體安全等優點,近年來得到廣泛關注。3D打印的優勢在于制造復雜形體、復雜結構可一次成型,不需要后續加工。打印免組裝結構,是3D打印技術制造軟性機器人比較典型的應用。

左思洋、劉建彬課題組提出了一種基于薄膜氣缸的新型模塊化柔性驅動方法,可根據具體應用改變排列組合方式以及合理布置連接方案,將其應用于人工肌肉和管道爬行機器人中。

“每一個薄膜氣缸就好比人體的一小塊肌肉,或者爬蟲的一個‘節’,只不過是用熱塑性聚氨酯材料做的。”劉建彬解釋說,如果把這個新型薄膜氣缸結構比喻成一個基本的肌肉單元,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對這些單元的連接方式進行組合,就像是把一個個肌肉單元連接起來形成一整塊肌肉,然后再應用于不同場景。

整塊“肌肉”的制造過程采用了3D打印技術,一次成型,省掉了傳統機電設備加工制造中的裝配流程,大幅降低了驅動模塊的制造成本和周期,且具備耗氣量小、動態響應高、可靠性高、對應用場景適應性強等特點。

基于此創意,課題組首先提出了一種新型氣動人工肌肉,可應用于柔性外骨骼等人機交互裝備的驅動中。氣動即以壓縮空氣為動力源,帶動機械完成伸縮或旋轉動作。與傳統氣動人工肌肉相比,該設計最突出的特點是不會產生厚度方向的膨脹,從而避免了對人體的擠壓。

此外,課題組還提出了一種新型氣動管道爬行機器人,可應用于工業管道設施的檢查和實時監控。該管道爬行機器人采用仿生尺蠖原理,通過巧妙布置薄膜氣缸單元之間的連接,實現機器人在管道內、外壁面爬行。柔性驅動方式的應用使該機器人能夠適應大范圍管道直徑的變化,并可應對直管、彎管、豎管、水平管以及各種角度傾斜管的應用場景,同時機器人可承受自重80倍以上負載。

因為采用了氣動方法驅動,軟性機器人只能拖著長長的氣管尾巴工作。如果將傳感器集成到設備中,就能去掉這些氣管尾巴,使機器人更獨立精致。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機器人 肌肉 打印 軟性 人工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伊人五月丁香激情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日本 | 久久免费最新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国产日韩欧美 | 亚洲囯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