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最高檢:侵犯商業秘密犯罪高危人群是雇員或前雇員
2月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新聞發布會,據介紹,2016年至2020年,全國檢察機關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共審查起訴30000余件65000余人,提起公訴23000余件45000余人。
重點加強對關鍵核心技術司法保護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孫謙在發布會上表示,2016年至2020年,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逮捕21400余件40000余人,批準逮捕16300多件28000余人;審查起訴30000余件65000余人,提起公訴23000余件45000余人。共監督公安機關立案661件817人;共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構成犯罪的案件1000余件1300余人。
2016年至2020年,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涉知識產權民事監督案件495件,行政監督案件205件。
“要深刻認識知識產權保護對于提高我國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意義,重點加強對關鍵核心技術、顛覆性技術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認真研究知識產權國際競爭的司法應對,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在發布會現場,孫謙表示,將依法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懲治力度,精準指控,持續做優做強知識產權刑事檢察工作。
他說,一方面,有效懲治知識產權犯罪,注重懲防結合,寬嚴相濟,自由刑與財產刑、資格刑并用,充分發揮刑事保護手段的威懾作用,有效保護知識產權。
另一方面,注重在刑事訴訟中加強對權利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刑事案件權利人權利義務告知制度,切實降低權利人維權成本。
侵犯商業秘密犯罪案件呈現五大特點
最高檢第四檢察廳廳長、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主任鄭新儉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打擊力度,適時出臺《關于辦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公訴工作證據審查指引》,統一法律適用標準,規范檢察辦案活動。
“依法懲治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堅持懲防并舉,在嚴厲打擊形成震懾的同時,加強與行政執法機關、行業協會、電商平臺等機關單位的溝通協作,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力度,營造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
外界關注的一個問題是,當前侵犯知識產權案件有不少針對的是企業的核心技術和商業秘密,案件辦理復雜程度高,面臨新形勢,檢察機關究竟要如何應對?
最高檢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副主任宋建立介紹了近年來侵犯商業秘密犯罪案件的基本情況:一是案件數量雖然增幅較大,但絕對數較小,起訴數僅占同期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總件數的0.5%。二是案件受理不均衡,11個省份起訴受理數就占全國的80%。三是不捕、不訴率較高,分別比同期所有刑事案件的不捕率、不訴率高出10個百分點和5個百分點。四是判處輕緩刑比例較高,80%左右的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刑罰。五是犯罪對象多為企業核心技術人員,雇員或前雇員是犯罪的高危人群。
將掛牌督辦一批重大侵犯商業秘密刑事案件
宋建立說,檢察機關將加強對重點技術領域的商業秘密保護力度。“重點打擊涉及高新技術、關鍵核心技術、事關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侵犯商業秘密犯罪,掛牌督辦一批重大疑難復雜的侵犯商業秘密刑事案件。”
他說,將加大對采用盜竊、利誘、欺詐、脅迫、電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侵犯商業秘密犯罪以及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商業秘密犯罪的打擊力度,加強立案監督工作,依法從嚴批捕起訴,并提出限制緩刑適用、并處高額罰金刑的量刑建議。
他還提到,檢察機關將深入分析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的特點和規律,規范提高取證、認證的能力和水平,完善相關的制度和措施。
“我們還將通過加強個案辦理指導、發布典型案例、制定規范性文件等方式,切實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
編輯:羅文
關鍵詞:侵犯 商業秘密 犯罪 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