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沒有問題學生,只有遇到問題的學生
——山東省政協委員與基層群眾圍繞教育話題開展“云對話”
人民政協網山東2月10日電(記者 張文敬 通訊員 高曉東)2月3日晚,山東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召開期間,4名教育界委員與參加省政協“民聲連線”的6位基層群眾開展“云對話”,圍繞青少年人格塑造等教育熱點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我發現,有很多在初高中階段我們眼中的‘問題學生’,到了大學后發展都不錯。”來自章丘四中的高后運,是一名從教18年的基層教師,在跟蹤問題孩子成長過程中,發現了這一現象。
“我們不能給孩子輕易貼上標簽。”省政協委員、臨沂一中校長李世良接過話茬,“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只要給予包容、理解和愛,我們就能‘靜待花開’。”
省政協常委、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侯風云對此也十分認同。她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社會所需要的,所謂的調皮搗蛋的孩子也有自尊,作為家長,要發自肺腑地去愛他們。
“首先,作為家長,要學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同時,家長和學校要幫助孩子找到一個目標,去引領他、鼓勵他,對孩子的問題一一破解,讓孩子慢慢走出來。”省政協委員、濟南市西城實驗中學校長陸彩霞說。
“我們的學校和社會,是兩個不同的評價體系,所以會有高老師說的這個現象,但也不是絕對的,要看孩子能不能在青春期階段真正走向心理成熟。”省政協委員、青島樂學優能教育咨詢有限公司主編婁雷從另外一個角度回應了這個問題。
高后運還提出了青少年人格塑造的問題。他認為,當前社會上出現的“女漢子”和“娘炮”問題,從青少年階段來說,是人格塑造出現了偏差。他建議,發揮文化的力量,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來自菏澤市曹縣蘇集鎮的基層群眾雷雨田對此表示認同。她認為,應該加強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激發青少年形成善良的道德情感,培養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
“青少年人格的塑造,文化力量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性別錯位有教育的問題。目前學校對男女生一樣培養,對學生的安全也十分關注,采取各種措施避免孩子發生受傷等情況。但對生性好動的孩子來講,就弱化了陽剛之氣的養成。陽剛之氣需要在運動中、運動的對抗中激發出來。”李世良說。
“人格塑造很復雜,既有學校的影響,又有家庭的影響。我們要辯證地看待‘女漢子’和‘娘炮’這種社會現象。科技發展縮小了性別差別,這也是一個原因。”侯風云認為,傳統文化強調人與人的合作,而現在強調經濟人,經濟人講的是競爭,傳統文化的引領有助于培養青少年的合作型人格。
“人格培養,我覺得需要從四個方面入手,既要有文化引領,又要有示范引領、課程引領、活動引領。”陸彩霞系統闡述了她的看法。
“我覺得這里面是教育評價問題,對男女生都是一樣的評價體系。”婁雷認為,當前青少年獲取信息的渠道發生了改變,但適應新形勢的優秀傳統文化產品缺乏,導致了文化引導力不足的問題。
委員們還圍繞群眾提出的鄉村教育、家長負擔、大學生就業擇業等問題進行了互動交流。
編輯:羅文
關鍵詞:孩子 青少年 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