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有傳統文化、有沉浸式體驗 多臺衛視春晚各有好戲
今年春節,不少衛視春晚陸續登場,為觀眾們呈上了一臺臺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視聽盛宴:北京臺春晚玩轉跨界,東方衛視春晚發揮熱劇熱綜的海上風情,遼寧衛視和天津衛視春晚則繼續在語言類節目上發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還有幾家衛視春晚獨辟蹊徑,比如以古風意外出圈的河南衛視春晚,首次打出“喜劇春晚”主題的浙江衛視春晚,江蘇衛視春晚延續“幸福合家歡”主題,在特別板塊和特色節目中重溫抗疫、脫貧攻堅等年度記憶,并獻禮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在感悟幸福中匯成一道獨特的“文化硬菜”……今年多臺衛視春晚全新的參與方式給觀眾帶來了更多驚喜。
文博類節目彰顯獨特魅力
一段時間以來,各大衛視的春晚節目爭奇斗艷,但流量明星霸屏,節目缺乏原創力的吐槽聲不斷。而今年,不少衛視春晚將傳統文化根植于歌舞類節目中,用觀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中國文化,獲得不少點贊。
大年初一,河南衛視春晚便因舞蹈節目《唐宮夜宴》意外“出圈”,登上微博綜藝榜晚會欄目類第一,“河南春晚甩出一波王炸”“揭秘舞蹈《唐宮夜宴》臺前幕后”等熱門話題也刷爆了微博、抖音等社交平臺。舞蹈《唐宮夜宴》運用5G、AR技術展示的虛擬場景,14位活潑靈動的“唐朝少女”從古畫中走出,她們時而嬉笑打鬧,時而梳妝打扮,當場景切換到正式的宮廷表演時,宮女們的舞姿又不失大氣恢宏,盛唐時期的文化風貌完美展現。網友觀看后紛紛點贊評論道,“這節目像是唐朝少女的博物館奇妙夜之旅”“《唐宮夜宴》真的做到了讓國寶活起來,仿佛一秒穿越回大唐,等疫情過了一定要來河南博物館親眼看看”。
“我們運用了5G+AR的技術,讓虛擬場景和現實舞臺結合,將歌舞放進了博物館場景,制造出了一種博物館奇妙夜的感覺。”晚會總導演陳雷說,“看到網友說想去河南博物院轉轉,覺得這些表演值得了,我們也為傳統文化的復興貢獻了一點點力量。”
伴隨著《唐宮夜宴》的出圈,河南春晚的其他傳統文化節目也讓觀眾發現了新驚喜。太極表演《天地之中》時長雖不到兩分半,太極八卦、宇宙星辰、飛天夢想以及我國的航天事業盡包含在其中;民樂大師方錦龍吹響千年骨笛,與華夏古樂團、電聲樂隊共同帶來的創意表演《國樂新春暢想曲》,讓古老的音樂發出新時代的聲音,令不少網友感動地說道:“這是古代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完美交融!八千多年前的骨笛能被吹響真是一個奇跡!”“對中國人來說,文化的影響是深入骨髓的,它能引發的瞬間共鳴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
湖南衛視華人春晚也用歌舞節目傳遞了濃濃的家國情懷,跨界戲曲《巾幗》用中國歷史故事結合戲曲呼應當代乘風破浪精神;歌曲《吉祥的光》用年輕人喜歡的話語形式演繹了中國古代春節的祭拜傳統;國風秀《禮儀之邦》則展示了華夏服飾與禮儀的精妙,網友感嘆道“這才是漢服,又美又大氣”。
語言類節目煥發活力
合家歡是春晚最濃郁的標簽,也是年味兒的象征。相比歌舞表演類節目帶來的視聽感受,觀眾對相聲、小品等語言類節目更表現出極大的喜愛。今年浙江衛視、天津衛視、遼寧衛視等先后打出“喜劇春晚”的概念,讓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喜劇春晚”的潛力。
憑借著得天獨厚的相聲地緣文化優勢,天津衛視圍繞“家和傳承”的主題,推出了全國首臺相聲春晚。馬志明、田立禾、郭德綱、于謙、岳云鵬、孟鶴堂、郭麒麟等相聲幾代人匯聚一堂,分享父子親情、師徒恩情、同門友情等背后故事,為觀眾帶來笑聲的同時引發情感上的共鳴。馬氏相聲傳人、相聲泰斗馬三立先生的長子馬志明說:“相聲春晚是一個新的創舉,讓廣大的年輕人多聽我們的相聲,是對相聲的一個發展促進。”
遼寧衛視春晚更是憑借天然的喜劇基因,將語言類節目作為主打特色,集結了馮鞏、李雪琴、辣目洋子、潘長江潘陽父女、鞏漢林鞏天闊父子、開心麻花等知名喜劇人,內容上呼應當下熱點,將家庭親情、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時代主題融入其中。
浙江衛視聯合優酷以“笑贏這一年”為主題,既集結了郭冬臨、姜昆、潘長江、宋小寶、朱時茂等老牌喜劇人,又有金靖、李雪琴、楊迪等新銳喜劇人,共同打造了一場以“喜劇”為內核的春晚。值得一提的是,晚會再現了經典小品《吃面條》《不差錢》,并通過各地代表性的面食傳遞出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精神力量。賦予經典節目新的時代內涵,才是最好的致敬與傳承。晚會總導演陳學武表示,“這次春晚的主題為喜劇,希望大家能夠從內心深處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同時又給未來帶來希望”。
新技術讓觀眾眼前一亮
除了晚會主題與節目的創新,今年多臺衛視的春晚也表現出了對新技術極大的熱情,科技含量越來越高,給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聽震撼,也更加貼近年輕觀眾的喜好。
北京臺春晚采用8K現場制作系統并使用5G方式回傳信號,通過360度全方位鏡頭的捕捉,帶給觀眾身臨其境般的沉浸式體驗。總導演秦崢表示:“北京春晚在舞美設計中使用中軸線概念,打造以主臺為主、側臺為輔的360度的表演場所,這使得表演的沉浸感更加強烈。”而節目中虛擬人物卡諾橙與大張偉進行的一番近似真人間的日常互動,以及隨后在舞臺上與大家的共舞,也令不少網友直呼“這互動太真實了”。
“電視主題晚會怎么做出新意來,我們一直在找突破口。”正如湖南衛視牛年春晚主創團隊劉昕所說,在舞臺方面,湖南春晚用實景和大屏的組合,將長沙城搬上舞臺,長沙的街道商鋪、居民家庭都在實景舞臺中呈現,虛實結合的效果讓網友感嘆“仿佛看到我家過年的場景”;在觀眾互動方面,晚會與抖音聯動打造#新春最牛祝福姿勢#話題活動,讓短視頻創作成為晚會大小屏聯動的依托,與觀眾一起進行深度互動。
河南衛視今年春晚首次采用5G“云”互動形式,實現隔空同屏,共享“和諧溫情、喜悅祥和”的新春氛圍;晚會還特別策劃了“河南春晚年貨大集”,利用“5G+”“互聯網+”等手段進行直播,深度實現了大小屏媒體融合。
為了讓每一個不能回家的游子感受到家的溫暖,多個衛視以“就地過年”為主題推出特別節目。在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周逵看來,“如果能準確地把握好一個‘情’字,親情、友情、鄉情、愛國情,都涵蓋在內,讓觀眾在這場晚會中深刻體驗濃濃的情味和年味,以期在來年更加奮力拼搏、積極進取,成就更好的自己和家國,那么這臺晚會就成功了”。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春晚 衛視 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