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來到社會科學界聯組討論會現場,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委員并與委員們一起共商國是。
“近年來,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導下,司法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第一位發言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少平委員談到,我國司法制度優勢在平安中國建設、優化營商環境以及互聯網司法發展方面都得到體現。今后,應著力加強培養涉外法治人才、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提升我國法治國際傳播精準度等方面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革命的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張宏志委員說,學習、總結黨領導人民百年奮斗的歷史,對于我們迎接新的艱巨考驗,完成下一階段的歷史任務至關重要。要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發揮歷史主動性,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特別是其中國化的創新成果,在把握歷史大勢、推動中國社會發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等問題,闡釋黨在領導人民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過程中,肩負的歷史使命和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王光賢委員說,個別公共道德事件、某些網絡空間“賣丑為榮”、部分低級趣味的文化產品侵蝕著基層群眾的精神世界,特別是對未成年人產生了嚴重不良影響。精神文明建設需要抓實抓細,要“虛事實做”。他列舉上海市積極推行垃圾分類、宣傳交通守法意識取得良好效果的例子,提出應大力推進評選“全國文明城市”等活動,發揮積極的社會引導作用;繼續加強優質精神文化產品生產供給,占據網絡空間思想高地,為傳播正能量保駕護航。
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戴紅兵就基層社會治理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發言,建議中央繼續加強對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支持指導。
王滬寧對于社科界委員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以及深入的思考給予高度肯定,并與委員們現場互動交流。他說,社會科學界要毫不動搖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學習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中之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抓住提高原創能力這個關鍵,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體系、學科體系、教材體系、話語體系。要加強重大現實問題研究,更好服務決策、服務大局。社會科學界政協委員要為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