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 胡京春)“中國美術創作距離回答新時代之問的時代課題,距離滿足人民群眾對更多更高品質的文化產品的需求,距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助力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仍有需要不懈努力的空間?!比珖f委員、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建議,科學統籌、合理規劃,推動美術創作高質量發展。
盧禹舜建議在教育的各個層次,以適當的方式、合適的比例,加強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優秀文藝典籍和藝術精品的研習,加強文化土壤的培育。
盧禹舜建議創新方式方法,以適應藝術創作規律,更科學有效地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實踐活動落到實處。使藝術家自然而然、自發自覺地與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緊密融合在一起,心連心,情共情,在火熱的時代生活中激發創作的靈感,發自赤城地用心、用功、用情抒寫偉大的時代和人民。
盧禹舜提出建立健全藝術家資源庫。對藝術家的優勢、特點充分了解,對主題創作工程或項目,提前預設清楚標準和目標效果,將藝術家資源庫進行分類。加強對當代美術創作的總結、評論和梳理,通過線上線下多種途徑,加強國內、國際藝術家間的交流,加強不同地域優秀藝術作品和藝術家的推介。
盧禹舜呼吁培育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的能擔大任的時代新人。增加老藝術家與青年藝術家的互動合作,鼓勵老藝術家了解新技術、新事物、新思路,帶動青年藝術家尊重傳統、尊重傳統文化,向德藝雙馨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