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李寧馨 實習記者魏天權)“要以‘治未病、防傳染’理念構建基層公共衛生體系,加強基層衛生機構傳染性疾病預防能力建設。”全國政協委員許洪玲提出,如何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防范傳染性疾病上的作用需認真研究,拿出實實在在的招法。
許洪玲介紹,目前政府各個部門以及政府與醫療機構、醫療機構之間的利益調整中往往忽略了預防功能,傳染病預防多部門聯動局面尚未形成。她在調研中發現,醫療系統和公共衛生系統之間的協調和配合存在一定缺陷,臨床醫生只關注個體疾病,忽略了人群疾病流行模式的變化,公共衛生領域雖注重健康教育和危險因素控制,但臨床醫學在疾病早發現、早防控中的作用未能完全發揮。
對此,許洪玲建議,從頂層設計的角度明確政府的管理職責和籌資職責,將公共衛生服務與醫保結合,使醫保由原有的單純購買醫療服務向購買預防、康復等綜合型醫療服務發展。制定合理的預防性物資儲備方案,加大資金投入,提高儲備標準,有效應對重大、特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當前具備公共衛生專業能力的人才缺乏,各類規定內容的培訓還跟不上,受人員編制、工資待遇等因素影響,基層公共衛生隊伍穩定性不高。”許洪玲呼吁,要制定醫療人才隊伍建設與管理規劃,用足用好事業編制崗位,完善公共衛生服務人員特別是疾病預防專業人才的激勵機制,健全相應的薪酬制度,研究落實對基層衛生人才職稱評定的傾斜性政策,提高他們的待遇。同時吸引預防學科方面的高層次人才深入基層扎根基層,并在待遇、科研經費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發揮他們在基層搞建設、帶隊伍的作用。
“要繼續堅持政府主導,全面統籌,建立以健康檔案為核心、以流行性疾病調查為基礎的信息平臺,并實現數據的動態管控。”許洪玲建議完善信息化建設,以區縣為單位建立和完善覆蓋區域的慢病和傳染病監測系統,將現有醫療衛生體系信息化系統進行有效整合,納入公安、街道等相關部門的居民人口信息,做到人群監測底數清晰,信息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