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 張麗)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位卑未敢忘憂國”等激勵一代代中國人的精神理念,伴隨《中華詩詞大會》《見字如面》等文化節目走進千家萬戶;《國家寶藏》《我在故宮修文物》等文博紀錄片的熱播,讓曾經塵封于深宮高閣的文物活起來、火起來,“吸粉”無數;剛剛過去的春節,人們寫春聯、貼福字、剪窗花,用最樸素的形式賡續著傳載千年的家國情懷;云展覽、線上直播等,讓人們在疫情防控期間足不出戶就能身臨其境般領略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當下,中華傳統文化正以多樣方式在新時代散發出多姿風采。在關注量可觀的前提下,如何使中華傳統文化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守正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了今年兩會上委員們關注的焦點。
走出“看熱鬧”,打卡“悟精神”
近年來,上元燈會、《千里江山圖》展、云游故宮等讓故宮博物館成為年輕一代的“打卡地”;考古熱、文博熱,文物熱也逐漸走進大眾特別是年輕觀眾的視野。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器物部主任呂成龍分析,這與明星產品效應、群眾文化需求日益強烈有關。而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步入新發展階段,今后一些熱門展覽可能將需要采取限流、錯峰、預約等措施,才能為觀眾提供比較舒適的參觀環境。
呂成龍從事古陶瓷研究30年,他所主持的故宮博物院新陶瓷館正在進行改陳,不同于以往將文物單純擺放在展柜中,此次改陳特別著重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叭绱瞬拍芮袑嵧苿游奈镔Y源的展示傳播從以往的‘看熱鬧’到‘悟精神’轉變。”呂成龍說。
書法是中華傳統文化獨有的藝術形式。全國政協委員、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徐利明認為,想要推動書法的高質量發展,就要立足傳統、深入傳統,不僅要在理論上深研傳統,還要在實踐上錘煉技能?!斑@就需要書法藝術家端正對書法的態度與認識,不能熱衷于為入選展覽、獲獎等投其所好、投機取巧,而是要靜下心來在基本功上多下功夫;不僅注重書法的藝術形態,還要注重其修養功能,后者包括高雅的審美與人品道德,否則書法將會在表面的熱鬧中走向衰敗?!?/p>
啟迪智慧,滋潤家國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古詩文經典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了我們的基因?!比珖f委員、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傅道彬表示,詩作為中華文化的開篇,其鏗鏘韻律、審美形式給人以最初的審美訓練?!霸娪修D移人心、淳化風俗的作用。‘溫柔敦厚,詩教也。’詩的教化是溫柔敦厚的,一個民族讀詩的人多了,就會形成風雅精神,讓社會變得安靜祥和,讓人們能夠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痹诟档辣蚩磥恚娺€給當代人以智慧、以啟迪,“‘詩可以興’,從這一角度而言,詩是跟科學聯系在一起的,兩者都有想象力。所以熱愛詩的民族,不僅是藝術發達的民族,還是科學與智慧、思想與精神發達的民族?!?/p>
文化振興在鄉村振興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全國政協委員、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表示,“這就要求我們大力弘揚傳統文化,以家教文化滋潤家國情懷,借鑒歷史上的家訓文化、家教文化,涵養家庭美德,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樹立時代家風,形成文明鄉風?!?/p>
融入生活,提質“中國制造”
“文化內容產品的創意、創新開發路徑應該是歷史的當下化、精神的物化、靜態的動態化、舊有的創新化。這就需注意厚度即傳統文化有歷史積淀、深度即真正理解中華文化精髓、新度即借助新技術手段、廣度即融入大眾市場為更多人喜愛、用度即與生活緊密關聯等五個維度。像故宮文創U盤、化妝品等,就是很好的案例。”全國政協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郭媛媛認為,在提倡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還需具有空間意識、歷史意識和國家意識,以最大可能地尊重中華傳統、尊重中國當下發展、尊重未來強大的文化中國。“基于此,堅定文化精品意識,才能用好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才是對中國文化更有力、有效、有為的建設?!?/p>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常年行走于田間地頭,探索與調研民間傳統文藝的活化與發展。他認為,對于發展基礎較好、具有較好的傳承與生產基礎并有望拓寬發展空間的民間文藝樣態,要服務促進“創新鏈”建設,包括加強民間文學的內容產業轉化與傳播,加快民間工藝的定制化、品質化的創新傳承進程等?!耙剿鹘鉀Q文化的產業融入與提升問題,‘中國制造’等產業價值的提升,不僅需要科技創新驅動,還要激發民間文化資源的價值和效能,賦予文化產業更高的情感附加值,可進一步發揚手工藝傳統,將中華審美傳統融入現代制造業,形成中國制造的美學風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