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 吳志紅) 目前,國內知識產權的發掘、利用和保護仍然面臨許多困難,特別是高科技創新型企業,在初創階段幾乎都會面臨技術機密保密難、產業化難、融資難等多種困境。全國兩會期間,工商聯界別的兩位企業家委員從自身的經歷和反映業內聲音出發,對科技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與利用提出建議。
這兩年,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多次在不同場合提到高科技商業機密被泄密的現象。今年,他正式向全國兩會提出相關提案。
“科研成果泄露、外貿客戶飛單、同行臥底泄密竊密、離職員工泄密等現象在企業普遍存在,如果這種行為蔓延下去,將打擊企業創新的積極性,最終惡化營商環境?!秉S立說。
他提出,加大對侵犯商業秘密的處罰力度?!爸袊鴳嬲蔀橹R產權和商業秘密保護方面的世界標桿,這樣全世界的高科技技術、資金和人才都會匯集而來,支持我們的繁榮和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海南省工商聯主席、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關注的是知識產權融資難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景柱指出,美國的創新體制成熟,有一整套利于創新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的機制。加之知識產權、稅收等相關法律體系相對完善,使得美國成為創新驅動發展最成功的國家之一?!拔覈荒芡耆瞻崦绹涷?,但我們可以開創中國特色的天使投資機制?!彼f。
中國已具備較完善的知識產權申報體系和法律法規體系,國家知識產權局對知識產權的審批,專業并嚴格,這相當于對有關知識產權的創新價值完成了初步評判。景柱建議,成立知識產權投資銀行,加大科技創新轉化的要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