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張春莉)“在我國2.53億60歲以上老年人群中,約40%的老年人遭受皮膚疾病的困擾。從常見的皮膚干燥、老年皮膚瘙癢癥、濕疹/皮炎、帶狀皰疹、丹毒、真菌病、銀屑病,扁平苔蘚等,到危及生命的皮膚癌、大皰病、紅皮病等。皮膚疾病發病機制涉及感染、腫瘤、免疫、遺傳等全醫學領域,如果沒有得到及時防治,往往遷延不愈,給老年人造成身體和心理上的巨大痛苦。”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控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盧江說。
他表示,老年人皮膚疾病防治存在的問題和短板主要有:老年皮膚病防治體系不完善、對老年皮膚病防治工作重視不夠、老年皮膚病防治知識缺乏、基層針對老年皮膚病的防治服務不規范,基層皮膚專科醫生匱乏,醫務人員對老年皮膚病診療服務方面存在不完善、不規范的現象。
為此,他提出如下對醫防融合促進老年人皮膚病防治的思考和建議:
一是出臺老年皮膚病防治規劃,建立完善防治體系。制定老年人皮膚病防治專項規劃,逐步將其納入當地慢性病防治規劃和行動計劃中,建立由醫院、公共衛生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成、分工明確、密切協作的老年皮膚病醫防融合機制。
二是加強老年皮膚病的預防和社區管理。加強基層能力建設,系統性開展并完善老年皮膚病相關服務。如,改善營養及衛生條件,合理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皮膚感染和皮膚腫瘤等;加強糖尿病等系統性疾病的管理,降低其對老年人皮膚健康的影響;對于失能老人,加強照護服務和健康管理,降低皮膚病的患病風險。
三是完善國家基本公衛服務項目。進一步完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慢病管理和老年人健康管理項目,重視對老年皮膚病的篩查管理和護理服務。
四是加強老年皮膚病防治的科學研究。建立和完善老年皮膚病防治數據庫,開展老年皮膚病致病因素研究,開發老年皮膚病創新診療新技術新藥物新方法,并評估不同藥物和治療手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