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話說新經濟>關注
中國·內蒙古糧食高質量發展指數在京發布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23日電 中國·內蒙古糧食高質量發展指數22日在京發布,指數量化評估了內蒙古糧食產業發展水平,是國內綜合評價糧食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數。
圖為中國·內蒙古糧食高質量發展指數發布會現場,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中間);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自治區常務副主席張韶春(右二);新華通訊社黨組成員、秘書長宮喜祥(左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賈騫(右一);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張江波(左一)共同啟動發布儀式。
中國·內蒙古糧食高質量發展指數由中國經濟信息社、內蒙古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內蒙古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共同編制并發布。指數從糧食生產、倉儲物流、糧食加工、糧食購銷、應急能力、綜合保障能力六個方面評估內蒙古糧食產業發展水平。
運行結果顯示,2019年,中國·內蒙古糧食高質量發展指數達到122.97點,較基期2015年上升22.97%,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5.30%,顯示內蒙古糧食產業進入高質量穩定發展新階段。分項結果顯示,內蒙古在糧食生產、倉儲物流、糧食加工、糧食購銷、應急能力、綜合保障能力等方面探索成效顯著。
指數研究專題顯示,2011年至2019年,內蒙古糧食年均增產量占全國糧食年均增產量的六分之一。2019年內蒙古對全國其他省份的糧食貢獻量約450億斤,其中糧食凈調出量約200億斤、工業用糧約200億斤、肉蛋奶外銷轉化的飼料用糧約50億斤,且在糧食商品率、糧食加工業等方面對全國糧食產業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的貢獻均有明顯提高。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自治區常務副主席張韶春表示,中國·內蒙古糧食高質量發展指數的發布,標志著內蒙古糧食高質量發展數字化評價體系初步形成。通過指數的運行與監測,可以客觀反映全區糧食工作成效與短板,為探索糧食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制定糧食政策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新華社黨組成員、秘書長宮喜祥指出,指數以內蒙古糧食發展為特色樣本,用數據精準量化糧食高質量發展成效,為糧食行業各相關方提供決策參考。指數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內蒙古糧食高質量發展和影響力的提升。
中國經濟信息社是新華社專業承擔經濟信息服務業務的直屬機構。“新華指數”作為中國經濟信息社的重點產品,提供綜合性指數編制、發布、運營及推廣服務。
編輯:秦云
關鍵詞:內蒙古 糧食高質量發展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