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聚焦 時政 動態 原創 國際 熱點

首頁>要 聞 >國際

切爾諾貝利之殤35年后,福島是否已汲取足夠教訓?

2021年04月26日 23:40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 35年前的4月26日,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機組突然爆炸,大量強放射性物質泄漏,釀成人類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嚴重的事故之一。

35年后的今天,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之殤帶來的警示依然發人深省。

2019年11月12日,在烏克蘭北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附近的普里皮亞季城,向導向記者展示一處建筑物在災難發生前的照片。新華社記者白雪騏攝

切爾諾貝利之殤警示人們,核泄漏事故是全人類的災難,和平安全利用核能關乎全人類福祉,容不得一絲懈怠。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直接污染核電站周圍6萬多平方公里土地,320多萬人受到核輻射侵害。監測核輻射水平、清理土壤中的污染物、為受輻射人群提供康復治療……事故善后工作曠日持久、代價高昂。

令人痛心的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25年后,日本福島核電站再次發生特大核事故,核污染陰云揮之不去。

2019年11月12日,在烏克蘭北部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隔離區,一個洋娃娃被擺放在廢棄的幼兒園內。新華社記者白雪騏攝

切爾諾貝利之殤警示人們,核泄漏事故必須及時妥善處理,逃避推諉是對全人類極其不負責任之舉。

福島核電站發生泄漏事故后,日方未及時采取妥善措施,導致核燃料繼續向土層深處滲漏;東京電力公司屢屢隱瞞、虛報和篡改相關信息;日本政府在沒有窮盡安全處置手段的情況下,不與周邊國家及國際機構充分協商,一意孤行決定排放核污染水入海,將本該自身承擔的責任轉嫁給全人類。

這是2019年7月10日拍攝的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新掩體內部。新華社發(烏總統辦公廳供圖)

切爾諾貝利之殤警示人們,要看清西方輿論場的“雙標”底色,警惕一些西方國家和媒體共同編制謊言混淆視聽。

在日方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決定遭到國內外強烈質疑和批評之際,美國卻為日本公開“點贊”,一些西方媒體或保持沉默或淡化處理。以謊言掩埋真相,用自私轉嫁危機,如此“雙標”,既掩蓋不了事實,更難以挽回核污染對生態環境的巨大威脅。

2021年4月13日,抗議者在日本東京的首相官邸外反對福島核污染水排入大海。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烏克蘭國家核監管檢查局委員會成員、核能問題專家奧莉加·科沙爾娜婭一直關注福島核事故處理進展。她介紹說,事故發生后,曾參與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處理的多名烏克蘭專家曾致信日本政府和核電站運營方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公司”),就如何應對核事故提出建議。在跟蹤研究該事故過程中,她發現,東電公司管理層缺乏應有專業素養和行業經驗。

科沙爾娜婭指出,日本政府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決定堪稱“野蠻”行為,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物質將威脅人類健康。相比直接向海洋大規模排放核污染水,還有更加安全和科學的解決手段。日本完全可以借鑒相關技術和經驗,而不是“一排了之”。

她強調,日本決定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屬于國際問題,按照國際慣例,日本處置核污染水應當尊重可能受影響國家的意見。

“在切爾諾貝利,人類把自己趕出了大地。”一名法國漫畫家結束切爾諾貝利之旅后,曾在作品中這樣感嘆。

35年后,面對日本決定將福島核污染水排入海洋的陰影,人類是否應當從歷史悲劇中汲取教訓?愿切爾諾貝利之殤不再重演,愿人類以擔當和勇氣,守護我們唯一的地球家園。

總策劃:周宗敏

策劃:孫承斌 陳贄 范偉國

監制:李拯宇

統籌:趙宇 閆珺巖

記者:盧濤 李東旭

剪輯:馬則剛 耿鵬宇

編輯:王申 韓梁 唐志強

新華社國際部制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

編輯:劉紅色

關鍵詞:貝利 事故 污染 福島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网站 | 午夜在线观看的那种网站 | 一本大道在线播放欧美 | 曰韩欧美亚洲美日更新在线 |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亚洲Aα 亚洲中文字幕超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