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永恒的瞬間
? ——慶祝建黨百年攝影文化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座談會掠影
文/記者 楊朝英 圖/記者 田福良
銘記歷史,才能更好地出發。
4月27日,慶祝建黨百年攝影文化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座談會在人民政協報社舉行。
與會人士可謂大咖云集:有全國政協原副秘書長卞晉平,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中央原副主席王永慶,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原副主席李宏塔等“老政協”;
有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總會計師傅俊元,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職工董事、工會主席付俊,中國保利集團工會副主席陽露,保利博藝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貴成,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信生,首開集團工會副主席李仲民,首開集團工會經審委員、文體委員楊娜,浙江冠軍香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駱冠軍,河北雄安紅色財富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季平等企業界代表;
有中國職工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袁初明,保利攝影藝術交流中心副理事長董靚,視覺中國副總裁總編輯張宗堂,全國光影助學工程發起人、北京公益攝影協會主席許洪緒等專業大咖;
還有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青年報等20多家媒體記者。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之年。人民政協報社聯合中國保利集團工會、中國保利集團攝影協會、首開集團工會、首開集團公司職工攝影協會等單位舉辦這場活動,旨在通過鮮活的圖片增加感性認識,通過理論的探討增加理性思考,更廣泛地凝聚共識,更加深刻地認識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接續推動脫貧地區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更好地向全世界展現中國鄉村振興的偉大壯舉貢獻智慧和力量。
回望歷史
座談會上,卞晉平用事實講述了一個基本歷史邏輯:晚清時期,中國用了一百年時間從一個天朝上國迅速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兩次世界大戰,中國都是戰勝國,結果都被人宰割;中國共產黨用了一百年時間,譜寫了中華民族輝煌新篇章,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并且日益強起來。
卞晉平說,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的偉大成果,來之不易。站在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標實現的交匯期,完成這個任務意義重大,為下一步到21世紀中葉,實現全面建成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奠定了基礎。為此,黨中央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在這個歷史進程中,宣傳、文化、新聞攝影的作用都必不可少,這是我們新聞工作者的責任。攝影具有真實、直接、形象的優勢。用攝影文化系列活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尤其對于年輕人來講,意義重大。這次活動就是一個有益的嘗試。期待通過這次活動,涌現出更多鼓舞人心、鼓舞人民向上向前的好作品。”卞晉平的演講,既有肯定和鼓勵,也有對新聞人做出更好成績的期待。
國有企業作為經濟主體和國之基石,在這個歷史進程中,自是主動擔責,作出表率。保利集團就是其中之一。
據傅俊元介紹,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保利集團黨委堅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及上級的決策部署,承擔了山西、內蒙古、云南、廣西四省區7個縣的定點扶貧任務,以及在貴州、廣東、廣西、陜西、海南、上海、湖北等地多個縣鄉村的對口幫扶任務。
據統計,保利集團的扶貧面積達2萬余平方公里,涉及人口近320萬,累計派出掛職干部31人,投入各類幫扶資金近10億元,援建扶貧項目共計120余個,在幫扶縣產業、教育、就業、民生等各個方面精準發力。特別是在去年疫情防控過程中,保利集團堅持抗疫扶貧兩手抓,如期高質量完成了脫貧攻堅目標任務。2020年底,保利幫扶的山西河曲/五臺、內蒙古喀喇沁、廣西忻城、云南巧家和寧蒗等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銘記歷史
總有一些瞬間,動人心弦;總有一些歷史,刻骨銘心。
2020年,中國保利集團攝影協會成立后,聯合策劃了脫貧攻堅之路主題攝影展,展出近300幅優秀攝影作品,記錄展示國有企業的脫貧攻堅工作,同時也宣傳了幫扶貧困縣。
今年,保利集團策劃了慶祝建黨百年攝影文化系列活動,以打造脫貧攻堅戰攝影展文化品牌為契機,結合“總書記來到咱們村”百名攝影師聚焦幸福家園美麗鄉村攝影系列活動,聯合首開集團等單位,赴定點幫扶縣開展攝影活動,動員集團攝影協會會員將鏡頭對準喀喇沁馬鞍山村等定點幫扶村,用鏡頭講述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之路,更好詮釋幸福家園美麗鄉村的內涵,助力鄉村振興。
“下一步,保利集團將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和四個不摘工作總基調,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目標,逐步實現從脫貧攻堅向全面助力幫扶縣實現鄉村振興的過渡,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傅俊元說。
其實,保利集團還有很多創新。
據董靚介紹,保利攝影藝術交流中心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推動青少年攝影項目的普及。在慶祝建黨百年攝影文化系列活動及鞏固脫貧攻堅全面鄉村振興工作中,主要將做三方面工作:一是圍繞鄉村振興工作中涉及的發展鄉村旅游、建設美麗休閑鄉村,特別是發展研學教育、田園養生、親子體驗、拓展訓練等項目,引導有條件的中小學攝影愛好者在學校組織下走進美麗鄉村。二是通過東西協作方式,把經濟發達地區尤其是青少年攝影教育開展比較好的北京、上海及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學校,與西部一些學校建立合作關系,開展攝影交流活動。三是在一些已經脫貧摘帽的地區,加強中小學攝影教育的推廣,尤其是通過教師培訓等智力幫扶方式,推動公益攝影助學。
許洪緒的發言,則帶給我們一個更寬廣的視野。
2016年,在全國數名攝影大咖支持下,由北京公益攝影協會發起了全國光影助學工程。截至目前,參與工程的愛心人士已經在西部偏遠地區奔走十幾萬公里,為喜歡攝影藝術的貧困學生捐助相機、投影儀、計算機等設備1216臺/件,資助涵蓋了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捐助成立了53所光影助學工程小學。目前,全國各地攝影家協會有400余名攝影師自發加入公益大師教學團隊,為所在地的光影助學工程校區做教育教學和攝影指導活動,為各校學生上課3萬余課時。
展望歷史
回望,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王永慶在總結發言時提出,當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仍然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我們要向深處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我們要往高處看,站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格局下,形成區域協調發展、鞏固發展、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我們要向實處做,讓一分幫扶有一分產出,讓廣大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王永慶提出三條具體建議。
一是持續推動扶貧地區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要從工作對接上持續鞏固拓展扶貧攻堅成果。如持續強化宣傳引導工作,介紹扶貧范例,總結脫貧經驗,講好脫貧故事,弘揚脫貧攻堅精神,發揮奮進致富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切實把思想行動進一步聚焦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上來;
二是從人才銜接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智力支持。我們要重視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吸引駐村干部、致富能手、大學生村官、復員退伍軍人、外出務工人員留村工作,同時培養知農事、懂農情、解農憂,且扎根農村土地的“土專家”“田秀才”,激發脫貧地區群眾致富奔小康的熱情,激勵鄉土人才在鄉村振興舞臺上建功立業;
三是從發展銜接上實現脫貧地區特色產業興旺發達。不僅要在特色上做文章,而且要在市場和在品牌上想辦法,遵循市場規律,支持脫貧地區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
王永慶最后說,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來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民族要復興,鄉村需振興,在推動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不斷貢獻力量,再創新績。
編輯:秦云
關鍵詞:鄉村振興 建黨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