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由“藍圖”變“實景”
人民政協網5月13日電(記者 王磊)“為助推建設這一新增長極,縣政協連續7年推動贛湘區域合作上升為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由‘藍圖’變‘實景’。”近日,江西省上栗縣政協主席關翠屏向記者介紹,縣委、縣政府投資50多億元打造贛湘合作產業園,實現了園區企業連續3年倍增、產值稅收連續3年翻番。喜人的成績中,有栗縣政協為經濟強縣、文化名縣、宜居美縣建設新進程作出的貢獻。
“總投資4億元,占地248畝,辦學規模90個班,能容納4500名學生。”上栗中學副校長余忠良介紹,現代設施一應俱全的上栗中學勝利校區,從立項開工到建成使用都離不開縣政協和委員們的助力推動。
“解決群眾憂心的教育問題,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也是政協委員履職的重點之一。”關翠屏說,2016年以來,縣政協持續就新校區建設項目進行調研和專項民主監督,在項目規劃設計、建設進度、工程質量、資金使用等方面開展協商性跟蹤問效,促進了上栗中學勝利校區建設項目如期投入使用。
“57名革命烈士長眠于此,紀念碑名錄墻上,鐫刻著已考證的699名桐木籍烈士的姓名。”縣政協委員、桐木鎮黨委副書記洪小偉介紹,地處江西西大門的上栗縣,是萍瀏醴起義、斑竹山起義的發生地,走出過王耀南、王六生等4位開國少將,有名有姓的上栗籍烈士有1770多名。
“這里是有著光榮革命歷史、深厚紅色文化的地方,紅色歷史和紅色文化底蘊深厚,能為傳承紅色基因做點事,很有成就感。”75歲的縣政協原副主席秦文保,用一口地道的鄉音動情講述毛澤東、彭德懷等革命先輩們在上栗縣革命的紅色故事。
今日的上栗,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緊緊抓住產業轉型的牛鼻子,連續4年榮獲全省科學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先進縣區。
編輯:羅文
關鍵詞:縣政協 藍圖 實景 紅色 上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