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深圳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委員建言
李瑞杰:搶占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新高地 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全面賦能
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中國經濟發展迅猛而強勁,正在很多領域趕超美國進而縮小差距,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美國在科技、金融、軍事等領域還是領先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重要代表——信息技術產業方面,我們雖然在整機設備、網絡軟件、終端和交換等通信設備領域可以比肩美國,但在核心元器件、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乃至編程語言都缺少建樹,面臨“缺芯少魂”的挑戰。
國際形勢風云變幻暗潮涌動,我們已經放棄幻想、認清事實: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日益強大,中美摩擦只會越來越多,卡脖子與自立自強的矛盾不可避免,國家很早就開始做科技創新的戰略部署,10多年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科技創新的工作部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指導意見、主要部委對科技創新與電子行業的工作安排、“十三五”規劃以及最新的“十四五”規劃尤其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戰略都為我們的科技創新提出了明確的工作指引。
在中國共產黨深圳市第七次代表大會上,王偉中書記明確指出: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較大壓力,基礎研究、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仍比較突出;并提出:實施全產業鏈發展,發展若干產業生態主導型企業,做大做強總部經濟,培育一批“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施“未來產業引領”計劃,前瞻布局人工智能、6G、量子科技、深海深空、無人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等前沿領域。這充分體現了深圳市“爭當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先行示范者,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的信心和決心。
作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參與者,信息技術創新應用產業正風起云涌。以鯤鵬、飛騰、龍芯等為代表的中國芯技術應用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以華為、寶德、長城等為首的,生產基于國產芯片的PC、服務器、存儲、一體機等整機廠商也將國產產品從“能用”實現了“好用”,加上統信、麒麟等國產操作系統,南大通用、達夢等國產數據庫及更多國產應用軟件,國產自主可控的產業鏈和生態體系日趨完善,國產計算體系的陣營已經與傳統的X86計算體系形成抗衡之勢。
如何在風起云涌的浪潮當中抓住機遇,進一步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努力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先行示范者,作為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民營企業家代表,從所處行業出發,提以下4點建議:
一是構建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鏈,打造一批國產替代應用示范項目。深圳具有肥沃的科技創新土壤,擁有一批致力于為民族振興而奮斗的企業家,依托華為、騰訊、金蝶、寶德等土生土長的民營高新科技企業,從金融、政務、智慧城市等角度,打造一批國產替代應用示范項目,通過項目,實現強強聯合,進一步做大、做強產業。
二是匯聚核心信創企業,形成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集聚區。選址核心行政區,面向核心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應用軟件、整機研制、系統集成服務等全產業鏈,構建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園,打造國家級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核心基地。
三是大力推動校企合作,為新興產業發展培育新型人才。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發展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如今我國已將其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產業的快速發展,需要技能型人才來給予支撐、壯大。建議深入推進產教結合、校企合作,創新合作機制,大力培養產業發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四是加大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調動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積極性。設立產業專項扶持政策,重點扶持信創企業、信創產品,引導中小企業實現自主創新,持續擴大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品應用領域、釋放產業發展活力、開展成果共享,加快推進自主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和生態構建。
(發言者系市政協委員,市工商聯副主席,深圳寶德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
編輯:劉乙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