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聚焦 公益資訊 基金會 公益人物 社會責任

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安徽:8.5萬貧困群眾搬進新居

2021年05月14日 10:39  |  作者:范克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初夏的大別山,林木蔥郁,山花爛漫,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金寨縣大灣村的陳澤申忙得不可開交,作為村里的講解員,他給外地客人講述這幾年的變化,“以前的老房子,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我做夢也沒想到,這輩子還能住上新樓房。”

為讓貧困群眾挪窮窩、換新業、拔窮根,安徽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改善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途徑。大灣村規劃建設了4處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陳澤申和其他60多戶貧困戶陸續搬入新居。“黨的政策好,我們除了裝修外,其他幾乎沒有掏錢。”陳澤申感慨道。

我省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涉及9個市的28個縣(市、區),遷出區主要分布在大別山片區、皖北貧困地區和皖南山區3大區域,很多搬遷群眾居住在深山區、行蓄洪區,生產生活條件惡劣。為解決“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問題,我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決策部署,高質量完成了“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任務。“十三五”期間,全省共建成集中安置點869個,累計建成安置住房26848套,8.5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搬進新居,生活生產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

作為融資平臺,省投資集團(易安公司)承擔全省28個縣(市、區)易地扶貧搬遷融資保障任務,累計承接并撥付地方債、國開行和農發行專項建設基金以及長期政策性貸款共計32.35億元,有力保障了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順利完成。

搬得出,還要穩得住、能致富。在“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中,我省將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作為重中之重。2019年以來,省易扶領導小組、易扶辦制定印發3個政策性文件,指導推動各地深入實施產業帶動、就業扶持、“兩基”提升、社區融入“四大工程”,實現“挪窮窩”與“換窮業”并舉,確保搬遷群眾安居樂業。

依托綠水青山和紅色資源優勢,大灣村變成了“網紅村”,很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飯”。窮了大半輩子的陳澤申,現在收入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紅火,“我在茶廠帶著游客采茶炒茶,還養牛、種天麻,一個月收入3000塊錢呢。”

為解決貧困戶搬遷的后顧之憂,金寨縣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力度,先后投入資金8.8億余元,加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采取多種措施推動安置點搬遷戶發展產業和就近就業,優先扶持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從事村級公益性勞務,確保搬遷貧困戶有收入、穩得住、能致富。

歙縣城東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的吳麗瑤,是當地恒佳服飾扶貧車間的創辦者。她自幼患小兒麻痹癥,2017年一家三口搬遷到城東安置區,住進了新房。聊起搬遷的事,她打開了話匣子,“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改變了我的命運。搬遷后我的裁縫手藝有了用武之地,在政府的幫助下,我聯合其他服裝加工企業,共同成立了服飾公司,目前已經帶動20多名脫貧戶就業。”

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如今,行走在很多搬遷安置區,水電路網等樣樣暢通,學校、醫院、文化體育等配套設施齊全,許多貧困群眾被納入綠色產業鏈條,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日子越過越紅火。

易安公司總經理張磊介紹,隨著鄉村振興大幕的拉開,為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根據省財政廳安排,省易安公司將承接1億元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資金撥付至28個項目縣(市、區),繼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譜寫搬遷群眾美好生活新篇章。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搬遷 扶貧 貧困群眾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青春草原在线 |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 一级a2021在线观看 |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六月在线 |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