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資訊

湖泊周邊地區人口負荷大,當地政績觀扭曲

云南高原湖泊治理和保護還存在哪些問題?

2021年05月19日 14:41  |  作者:童克難  |  來源:中國環境報
分享到: 

最后一只靴子終于落地。5月17日,中央第八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外公布了第五批典型案例。以“政績觀扭曲”來定性地方存在的問題,這在此前并不多見。

通報稱,云南省玉溪市監督指導不力,推動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不到位,通海縣在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種植方式優化、污染治理方面不擔當不作為,政績觀扭曲,為達到水質考核要求,搞樣子工程,做表面文章,弄虛作假,干擾水質監測。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杞麓湖,在第四批通報的典型案例中,滇池也因長腰山過度開發,嚴重影響滇池生態系統完整性被“點名批評”。

高原湖泊治理,是云南省生態環境保護的重中之重。

2018年,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對云南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九大高原湖泊環境問題統籌安排了專項督察。

專項督察指出,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環湖過度開發、農業面源污染等問題依然比較嚴重。其中陽宗海、洱海、撫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因各種問題在督察反饋意見中出現。

此次督察,涉及云南的5個典型案例有兩個“劍指”高原湖泊,也反映出云南省高原湖泊的保護治理還任重道遠。

“存在問題和困難較多,任務艱巨繁重。”云南省委、省政府對于高原湖泊的保護治理也有著清醒的認識。在其提供給中央第八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的情況介紹中,也提到了相關問題。

這其中,較為突出的問題之一是湖泊周邊地區人口負荷大。資料顯示,九大高原湖泊面積1042平方公里,占云南全省國土總面積的0.26%,流域面積8110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2.05%,但流域內人口超過700萬人,占全省人口總數的1/7以上,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省1/4以上,是云南省的糧食主產區,城市化、工業化聚集區。流域經濟總量、城市規模、人口數量仍保持增長勢頭,給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帶來巨大壓力。

而在農業面源污染方面,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多為農業密集區,化肥、農藥施用率高,農業面源污染重。此次被通報的杞麓湖也很有代表性:杞麓湖周邊農業面源污染占到入湖污染物總量的85%以上,其中采取農田水肥生產方式的蔬菜種植是影響湖泊水質的主要因素。而其他湖泊也面臨同樣問題,比如撫仙湖周邊5.8萬畝水田常年種植大水大肥蔬菜,復種指數達300%;星云湖流域內現有耕地面積7.8萬畝;陽宗海流域內耕地面積達3.6萬畝,以種植蔬菜為主等。

在截污治污方面,農村“兩污”問題依然突出,流域內農村污水治理沒有實現全覆蓋,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已建設施正常運行率不足50%,其他小湖泊流域環境基礎設施更加薄弱,雨污合流問題仍然突出。

除此之外,區域內水資源供需緊張也是必須面對的問題。除瀘沽湖外,云南省八大高原湖泊流域普遍為極度缺水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已遠超國際公認的40%的生態警戒上線,湖泊水位不同程度下降。

梳理分析不難發現,九大高原湖泊保護和治理面臨的實際問題和困難,客觀來說,確實伴隨著發展而產生,人口疏解、產業結構轉型等問題的解決也并非一朝一夕。

問題的根本,是個別地方黨委、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在思想上仍存在認識不到位,在發展過程中沒有跟上時代步伐,沒有做到完整準確全面理解和貫徹新發展理念。其最直接的結果和體現,就是行動上在打折扣、搞變通,甚至動“歪心思”,把“勁兒”使在了弄虛作假、欺上瞞下上面。

除了有威懾力,典型案例的意義是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通報的是個別問題,警醒的卻是全省。“病灶”已經找到,云南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能否“照方抓藥”,做到去“頑疾”,見“療效”?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秦云

關鍵詞:云南 高原湖泊治理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这里全部是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网 | 欧美国产日韩亚洲精品 | 中出中文字幕欧美 | 亚洲高清电影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