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設立中小微企業金融創新發展研究院 為中小微企業金融賦能
北京市朝陽區政協委員、圣商教育董事長兼CEO袁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建立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體系不斷發展,各類市場主體蓬勃成長。到2019年底,我國已有市場主體1.23億戶,其中企業3858萬戶,個體工商戶8261萬戶。這些市場主體是我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在國家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3年左右,成立3年后的小微企業正常營業的約占三分之一。而美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8年左右,日本為12年左右。我國中小微企業不僅生命周期短,而且能夠做強做大成長起來的企業非常少。
一、 中小微企業成長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中小微企業之所以生命周期短,以及難以做強做大,有兩個方面的原因比較重要,一方面是因為創始團隊知識結構體系不夠全面,對企業管理、財務管理、商業模式、股權架構設計、股權激勵等方面的知識了解不夠專業,在企業發展過程不能很好地指導企業去成長發展。
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小微企業融資途徑單一,主要是間接融資。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然存在。不少小微企業反映,由于規模小、信用不足、可抵押財產少,獲得銀行貸款的難度較大,即使能夠獲得貸款,給予的利率和成本也相對較高,同時,續貸難問題也比較突出。
實際上中小微企業融資發展是有生命周期的,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融資方式。正如央行行長易綱在“第十屆陸家嘴論壇(2018)”上的主旨演講——關于改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幾個視角所述:“小微企業在不同的成長階段,融資需求和融資方式不同。一般來說,小微企業融資遵循從內源融資、股權融資到債權融資的順序。在創業早期,資金主要靠內源融資、自有資本的積累,以及親朋好友的資助。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吸引風險投資、創業投資。再經過一定時期的發展,有了一定的資產、穩定的現金流和良好的信用記錄,貸款、發債等外源融資才有大規模進入的可能。對于小微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金融機構要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務,才能適應小微企業的發展。例如,近年來我國私募市場發展比較快,2017年近200億元,是10年前的70倍,對于適應小微企業初期的發展階段,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p>
不過由于信息不對稱,中小微企業,尤其是三到六線城市的中小微企業對私募市場及資本市場了解很少。在企業成長發展階段沒有對接風險投資、創業投資機構的意識,結果錯過了借助資本市場進行賦能發展良好機遇。
二、 相關建議
通過設立中小微企業金融創新發展研究院或類似機構,一方面對中小微企業家進行商業模式、財務思維、私募股權、多層次資本市場等金融方面知識的培訓,另一方面幫助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微企業對接風投或創投機構,通過培育與孵化,使之能做大做強。通過金融理論知識和運作實踐對中小微企業進行賦能,使之在注冊制背景下早日登陸資本市場發展壯大。
中小微企業金融創新發展研究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成為“中小微企業最專業的金融賦能平臺”為愿景,圍繞中小微企業成長發展、企業家成長發展、投融資成長發展三個方向,以弘揚企業家精神為根本,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思維范式,促進轉型升級長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通過產業利潤與資本利潤相結合的方式使企業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中小微企業金融創新發展研究院可內設5個職能機構:
1、 金融創新課程研發中心,旨在研究中小微企業成長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痛點或瓶頸,研發有針對性的課程。圍繞商業模式、股權架構設計、股權激勵、財務思維、投融資成長、多層次資本市場、企業家精神等方面進行課程研發。通過在線或線下的培訓方式為中小微企業進行教育賦能。
2、 金融創新孵化基地,旨在發掘有成長發展潛力的中小微企業,進行賦能和孵化,最終培育上市。2020年10月3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重磅定調,要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而在此之前,證監會已在10月4次提及全面推進注冊制,單月5次提及全面推進注冊制的背后也透露了這場改革已經“箭在弦上”。全面注冊制的實施將對中小微企業成長發展迎來了難得的登陸資本市場的機會和窗口,同時也是對私募股權市場發展有著非常大的利好,有利于創投、風投機構更好的服務和賦能中小微企業。
金融創新孵化基地將構建形成項目資源池,搭建項目對接平臺,幫助中小微企業從商業模式到股權架構進行重新設計,引入創投和風投機構。通過一系列像創業大賽、項目路演等活動,把項目和投資方進行對接,使企業借助資本力量登陸資本市場。
3、 金融創新產業化辦公室和專家委員會,旨在匯集知名企業、知名專家學者、創投企業創始人合伙人,定期進行學術及實踐交流,通過舉辦論壇或研討會的方式,讓中小微企業家提升創新成長發展思維,不斷升維,以更好地適應科創時代、注冊制時代背景下經濟發展趨勢和大潮。
另外,金融創新產業化辦公室以產業孵化和科技成果轉化為重心,積極建立產學研為一體的資源優化與共享機制,推動科技產業化發展,引進聚集高端領軍人才,與本區域企業進行產學研合作,開展人才培養、培訓以及國際交流合作,增強國際商務服務屬性,通過對接產業基金進行深度孵化,打造一批擁有原創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和廣闊前景的產業集群,探索建立專業服務國際聯合體和行業聯盟。
4、 科研和教育開放實驗室,旨在與各大高校進行交流與合作,進行金融賦能與創新相關課題研究,為研究生提供教育培訓、動手實踐和企業實習的機會,與各高校EMBA、研修班等項目進行生源、課程共享共建,除了課程培訓,提供全球游學學習、國際交流等項目,課程結束授予結業證或學位。
在研究成果方面,將注重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相結合,充實研究隊伍,增強研究能力,以學術論文、著作、專利、課題報告等方式產出核心成果,為研究中心沉淀知識資產。理論以課題和論文、專利輸出,實踐以金融賦能、與投資機構對接、科技創新,以及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為檢驗。
5、 金融創新開放學院,以此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優質咨詢培訓服務的平臺,為創始人、企業高管等提供短、中、長期培訓,為企業和其他機構培養產業與資本相結合的復合型高端人才。中小微企業占全國企業稅收的50%,GDP的60%,發明專利的70%,就業的80%,企業總數的90%以上,對國家貢獻巨大,但他們對資本市場并不了解,銀行貸到資金很難,但這些企業里面已有可以通過早期、天使、A輪等方式融到資金的企業,他們需要通過教育培訓的方式了解資本市場,借助金融的力量得到成長和發展。金融創新開放學院可以與高校聯合辦學,建設成為中小微企業金融賦能的示范學院,同時使中小微企業金融創新發展研究院成為全國金融知識與實踐賦能的知名平臺。(作者系北京市朝陽區政協委員、圣商教育董事長兼CEO)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企業 金融 創新 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