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評論 藝文 閱讀 非遺 國學 人物 戲劇 國之瑰寶

首頁>文化>資訊

農業文化遺產如何“響”起來、“活”起來?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與“農文旅”融合發展研討會給出了答案

2021年06月08日 14:58  |  作者:李木元 汪凱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德州6月6日電(記者 李木元 汪凱)6月6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與“農文旅”融合發展研討會暨第二屆德州市旅游發展大會在山東省夏津縣舉行。全國政協常委、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原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絲綢桑蠶品牌集群主席朱保成,山東省政協副主席王藝華,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希信,山東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戰樹毅,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呂修濤,德州市委書記田衛東,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洪濤,德州市副市長董紹輝,夏津縣委書記沙淑紅,縣委副書記、縣長高善玉等出席會議。

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現場

此次研討會由中國絲綢桑蠶品牌集群、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中國農學會農業文化遺產分會聯合主辦,夏津縣人民政府、北京中桑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研討會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主會場設在山東德州夏津。

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是黃河流域農桑文化的代表,是中國農桑文明發展的歷史見證,是全國乃至全球防風固沙工程的偉大成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珍貴遺產。現遺存古桑樹群400多公頃,百年以上古桑樹2萬多株,是中國現存樹齡最高、規模最大的古桑樹群,是山東地區桑蠶業悠久歷史的佐證,也是中國蠶桑業發展的歷史見證,2018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德州市副市長董紹輝致辭

德州市副市長董紹輝致辭

德州市副市長董紹輝在致辭中介紹,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是山東省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夏津縣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先后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森林公園。我們連續14年舉辦椹果生態文化節,年接待游客突破260萬人次,“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金字招牌”進一步提升了生態旅游的國際影響力。以此為依托,德州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農業文化遺產經濟,產品加工、休閑農業、旅游觀光、文化節慶、健康療養、科普教育以及商務會展等相關產業蓬勃發展,為地方經濟增長注入了新動能、增添了新活力、展現了新希望。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助理代表張忠軍通過視頻致辭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助理代表張忠軍通過視頻致辭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助理代表張忠軍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夏津縣依托黃河故道古桑樹群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這一重要品牌,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全力保護好森林公園生態遺產,黃河故道國家級森林公園頤壽園、德百溫泉度假村、德百旅游小鎮等在千年古桑群掩映下灼灼生輝,生態旅游業已成為夏津的金字招牌,為全域旅游發展開創了新局面。選擇在這樣一處遺產地來召開這次論壇會議,對塑造新時代鄉村精神風貌奠定堅實的基礎,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大的意義。

全國政協常委、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致辭

全國政協常委、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致辭

全國政協常委、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在致辭中表示, 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是中國黃河流域桑蠶業悠久歷史的見證,蘊含著豐富的生產經驗、傳統技術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想。經過千年的發展演變,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已經與當地生態文明和優美環境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科學的集農、林、牧為一體的農業系統結構。近年來,德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深入開展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挖掘、保護和發展工作,把古桑樹群保護傳承與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生態農業、循環農業、低碳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希望參加本次會議的各位專家、代表深入交流研討,共謀發展大計,傳承發揚好中國傳統農耕文明,不斷增強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同時,希望德州市夏津縣以本次大會為契機,擦亮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金字招牌,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推進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現代農業建設融合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通過視頻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通過視頻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在視頻致辭中表示,桑樹在我國農業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桑蠶產業是我國農業產業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產業。夏津縣黃河故道古桑樹是一項偉大的以桑治沙的生態建設成就,是黃河流域農桑文化的典型代表,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極具生態、歷史、文化、經濟和科研價值。夏津是黃河流域農桑文化的發源地,是桑產業的發祥地之一,應該做好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

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原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絲綢桑蠶品牌集群主席朱保成致辭

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原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絲綢桑蠶品牌集群主席朱保成致辭

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原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絲綢桑蠶品牌集群主席朱保成在致辭中表示,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作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不但對我國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發展,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現鞏固脫貧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具有現實借鑒,而且為全球貢獻了傳統農業的寶貴財富,探索了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途徑,是人類共同的財富。

朱保成認為,要讓農業文化遺產“響”起來、“活”起來,必須做到“四個堅持”:一要堅持傳承保護和適度開發相結合;二要堅持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相結合;三要堅持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相結合;四要堅持“一帶一路”和合作共享相結合。

全國政協委員、農業農村部全球重要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閔慶文發表主旨演講,就農業文化遺產地發展談了幾點思考。他認為,農業文化遺產動態保護的關鍵是發展。農業文化遺產強調的是“動態保護”與“適應性管理”,既反對缺乏規劃與控制的“破壞性開發”,也反對僵化不變的“冷凍式保存”。而農業文化遺產地發展要做到“四合”,即要素聚合、資源整合、產業融合和區域聯合。

會上,中國絲綢桑蠶品牌集群專家委員會專家、廣東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廖森泰,中國絲綢桑蠶品牌集群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魯成,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河北農業大學原校長王志剛,湖州南太湖農業文化遺產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樓黎靜,中國絲綢桑蠶品牌集群副主席、江蘇句容東方紫酒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慶國,北京中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曉波以及山東德百集團董事長楊維星在作了主題演講。

會議還發布了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夏津宣言。

據悉,本次活動期間,山東省德州市人民政府與山東省出版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德州市與濟南市、北京市大興區、天津市河東區、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南省開封市、重慶市秀山縣等簽訂《京津冀魯豫渝十九城市旅游產業發展聯盟戰略合作協議》。大運河德城段文旅融合全域旅游項目等12個總投資近280億元的“雙招雙引”重點文旅項目集中簽約。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農業 文化遺產 發展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这里有精品 | 永久免费的污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另类欧美一区二区 | 在线a一级大片免费观看 |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天天 | 中文字幕免费久久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