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民企有了新期待
營商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讓企業活力滿滿。 近日,國務院層面接連開會出臺并部署相關文件,從國務院常務會議到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電視電話會議,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為企業松綁減負激發企業活力,一輪一輪利好政策正密集釋放,也給民營企業帶來更多發展信心。
本報記者 孫琳
多家受訪企業表示,優化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加速器,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放管服”改革加快向深水區邁進,這些改革破局之舉不僅為企業松綁減負、更好地激發了企業的市場活力,營商環境持續升級的強烈信號,也讓企業有了更好發展的底氣。
■■改善營商環境持續升級
從中央到地方正在合力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6月2日,國務院召開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電視電話會議,強調持續推動“放管服”改革取得新進展。
這次會議是國務院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提出要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市場化方面要力行簡政之道,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破除束縛企業發展的不合理障礙,讓市場主體準入退出更便捷,促進市場新陳代謝;法治化方面要建立健全營商環境法規體系,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會議釋放了更多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動力的積極信號。
隨之地方“升級版”舉措正蓄勢待發。
北京已出臺優化營商環境30項“硬核”措施。在深化市場準入制度改革方面,統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深化市場主體登記制度改革,持續提升企業注銷便利度;在完善監管執法機制方面,推動本市事中事后監管體系建設,持續拓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范圍,推進信用監管工作,優化重點領域監管方式等。
除北京之外,深圳、福建、云南等省市也接連部署,大力度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政策重點主要集中在堅決清理隱性壁壘、切實推進簡政放權、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設、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等方面。
事實上,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從中央到地方是久久為功。
“十三五”期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在2016年至2020年5月共審議了5項有關營商環境的相關政策文件。與此同時,中共中央國務院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進一步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出臺了決議、條例和相關辦法,形成了優化營商環境的頂層制度設計體系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整體生態。在頂層設計的指引之下,又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地方也紛紛出臺具體措施。其中,以“放管服”為核心的商事制度改革,通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使各類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的交易成本顯著下降,市場活力得以有效釋放。
久久為功,便可行穩致遠。據2019年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我國的營商環境在全球整體排名上升到第31名,較2018年提高了15名,較2015年提高59位,成為主要經濟體中營商環境改善最快的國家。而從全國工商聯在2020年6月至10月組織開展了“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工作。報告顯示,2020年民營企業對營商環境滿意程度明顯好于2019年,各地民營企業對各級黨委政府一年來的一系列工作舉措充分認可。
“營商環境的改善,企業本身是有直接感受的,而民營企業作為助力我國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市場主體,它的獲得感成為評判我國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效果的重要標準。”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羅仲偉如是說。
■■企業獲得感滿滿
俗話說,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而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的感受最直接。從中央到地方,改革破局之舉接踵而至,升級版舉措蓄勢待發也讓企業獲得感滿滿。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后,黨和政府果斷采取了許多措施,在有效控制病情的同時,出臺一系列針對性措施及時幫助民營企業擺脫困境,行動快速、措施到位、反饋及時、成效顯著,這些都是近年來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放管服’改革成果的綜合體現,并非是一日一時之功,中訊高科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自身有著切實的體會。”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副會長、江蘇中訊高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葉文賢如是說。
葉文賢告訴記者,江蘇中訊高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管理著中訊潤滑油、柯賽德潤滑油和加美潤滑油三大品牌,在新冠肺炎疫情突發的情況下生產也受到很大影響,中央和地方政府及時給出了針對性的措施,地方相關部門還親自聯系企業、走訪企業,根據實際困難提供幫助,并真正做到“簡政放權”。在辦理企業審批等事項方面流程得到簡化,還可實現網上預約咨詢等,不僅節約了企業流程時間也能節約人力成本,特別是對于我們這種人力吃緊的中小企業來說,至關重要。
“在企業所在市區縣和園區黨政機構的協調幫助下,不久前‘中訊’及‘中訊高科’已經被政府列入市重點培育品牌,這給企業在疫情重創后重拾信心帶來了巨大鼓舞。中央到地方持續對營商環境的改善讓企業進一步感受到中央在‘放管服’方面的決心,我們也有信心一心一意做好企業發展,全力以赴促企業升級。”葉文賢說。
上海宇昂水性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宇有著同樣的感受,上海宇昂水性新材料是國內一家從事水溶性高分子研發與生產的高科技領軍民營企業。產品遠銷全球上百個國家和地區。越是艱難的時刻,企業的感受則最為直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放管服’改革為企業的逆境發展帶來了積極的作用。”
王宇舉例說,公司主要生產經營消毒液產品,消毒液產品于2020年1月29日被上海市政府緊急征用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醫療保障物資。不巧的是公司臨港新片區的工廠正處于新舊廠房地址搬遷過程中,為此急需辦理營業執照地址變更,盡早在具備生產條件的廠房投入消毒液生產。
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獲悉這一情況后,迅速啟動窗口快速反應機制,指派業務骨干與公司對接,全程提供指導幫助,并積極與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審批部門溝通。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主要材料符合要求的情況下,針對地址變更材料中租賃合同存在不影響主體的個別內容缺失的情況,采用了“容缺受理”,在2020年2月4日當天制發了公司變更登記后的工商營業執照。
也正是得益于工商營業執照的順利變更,順利的投入復工復產第一時間向市場提供防疫保障物資。在王宇看來,也許這在眾多民營中小企業中不算是一個大事,但對于每一家個體的企業來說,都是決定其生產經營中的大事。在中央持續改善營商環境的大背景下,在“放管服”改革的具體舉措中,企業真正嘗到了甜頭。
“正是好的營商環境讓宇昂科技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而近期中央對營商環境的不斷‘喊話’也讓公司發展更有底氣。目前,宇昂科技已經成為中國水溶性高分子的龍頭企業,具有核心競爭力,國際話語權及行業領軍地位,已經可以與歐美同行在全球同臺競爭,不落下風。”王宇說。
■■企業對未來充滿期待
“評”只是過程的肯定,“改進”才是持續優化的關鍵。企業的獲得感是對我國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的充分肯定,而優化營商環境始終不停步。
正如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召開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放管服”改革是刀刃向內的政府自我革命,各地各部門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強化改革擔當,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調動各方面力量,為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不斷提升他們的獲得感。
對此,葉文賢也談了自己的感受,他表示“放管服”是建設營商環境的主要舉措之一,甚至說是建設營商環境的長期要務之一。中央政府明確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持續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這說明,黨和政府堅定信心,并有了明確的路線和方法,作為企業就要放開手腳,進一步解放思想,順應形勢,力求實現更大的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英視睿達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陳宗在接受人民政協報記者采訪時也提到,他所在公司研發的針對重點人群的智能測溫系統,也因及時獲得了幾千萬的政策性貸款,解決了企業的流動性困難,促進了企業健康發展。這些都是國家持續營商環境改善對企業帶來的實際幫助。同時,“一窗辦”“自助辦”“網上辦”等便企利民措施的實行,都大大方便了企業各種證照的辦理,也大量的節省了人力物力。
不過,提到“刀刃”向內,陳宗提出,如現在涉及特許經營、強制標準的證照辦理時,還會出現一些“吃拿卡要”現象,我認為這也正是李克強總理在此次會議上提到的“要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進一步要求。
陳宗建議,對上述現象進行專項治理,加強監督、優化流程、陽光審批;同時針對“在商業活動中,所有制歧視仍然存在”的問題,希望政府進一步完善制度、明確責任,讓經濟活動回歸商業邏輯、遵循市場規律,避免官員為了免責,而對正常的招投標活動進行人為干預。
而對于企業自身,葉文賢表示,營商環境的改善除了“刀刃”向內,企業也該做出積極配合。作為企業應通過適當的渠道,及時、準確地將企業的信息與需求傳輸給黨和政府的有關機構,把企事業單位的個體發展與大局利益密切聯系起來。如此,黨和政府的“放管服”策略才會在不斷變化的形勢下,果斷地、及時地和有效地得到修正,更會讓“放管服”工作與企事業單位的實際更貼切、更精準、更有效。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環境 營商 企業 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