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資訊

清除生活垃圾 恢復濕地生態

大慶喇嘛甸濕地風光日漸向好

2021年06月16日 16:03  |  作者:李明哲  |  來源:中國環境報
分享到: 

◆本報見習記者 李明哲

“看,是鶴。”一只大鳥展開近兩米的羽翼,在黑龍江省大慶市喇嘛甸濕地的上空翱翔,引起兩名觀鳥女孩的歡呼。

據了解,今年4月,這里還曾因垃圾隨意傾倒堆存造成污染,被黑龍江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通報。但現在,這里的生態環境已經初步得到恢復。

鷗鴨振翅,濕地風光漸好

近日,記者穿過喇嘛甸鎮新華村,來到一片濕地前看到,在濕地附近新近挖掘清理了一條溝渠,溝渠中清水流動,不斷給濕地提供著水源。

據當地村民介紹,這片濕地原來非常廣闊,鳥類魚類資源都非常豐富。“由于多年來修路修房、開墾放牧,只剩下眼前這幾千畝草甸子。”

濕地前有一條通村公路,名為致富路。一位老人說,一個多月前,路兩側還有垃圾山和垃圾帶,十分臟亂。“前些日子這里進行了大清理,垃圾都被裝進袋子里運走了,聽說有幾萬噸,清理得挺干凈。”

目前,草甸正在恢復成原來的濕地面貌,大片的水面已經出現,白的灰的鷗鳥成群飛動,時不時還有野鴨子振翅飛過。一處水邊還拉著一個條幅,上面寫著“堅決打擊捕殺鳥類行為”,并留有舉報電話。

聽說濕地里的鳥越來越多,鎮里的兩位女孩特意冒雨開車前來觀鳥。一名女孩說:“這里以前沒有人來,以后會有很多人來,我們決不允許再有破壞。”

兩名女孩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看到附近水域里有人下了地籠,她們就撥打了舉報電話。“我們數了一下,這片臨近致富路的水面上,一共有17個地籠,剛才還看到一個人在水面上收放,我們一定要制止這種行為。”

整治復綠,遠近村屯叫好

大慶市讓胡路區喇嘛甸鎮由6個行政村組成,全鎮戶籍人口約3萬人,流動人口約3萬人,日產生活垃圾約60噸。以前,喇嘛甸鎮有7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共堆放垃圾約12萬立方米,由于常年堆存無人管理,污染了周邊的農田、林地、草地。

黑龍江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通報顯示,今年4月,新華村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堆存垃圾達1.68萬立方米。各種類型的垃圾摻雜在一起,臭氣熏天,沒有任何污染防治措施,垃圾滲濾液和部分垃圾也混入周邊濕地內。

通報之后,大慶市讓胡路區隨即啟動整改,成立整改工作專班,協調轄區油田路橋、運輸、工程建設、采油廠等油田企業及民營運輸企業提供各類設備130余臺,開展24小時連續清運,并對垃圾堆放點及周邊區域進行現場檢測評估,積極復綠涵養生態,共綠化修復面積3.52萬平方米 。

新華村一戶緊鄰濕地的居民稱,“聽說這次治理挺深入的,這里要是成了景區,我就開家農家樂,日子會越過越好。”

源頭預防,推動長效管控

沿著濕地邊的水渠,記者追尋到了西直路,這條路連通3個村,附近還有一大片草甸濕地,已經是油綠的一片。可以看出,水渠的走向和設置都是經過規劃的,不僅避過了幾個小工廠的污染區,還在牛道上也修建了涵洞。一個小廠的工人說,廠子已經停工了,相關部門要求對污染問題進行治理。

記者從大慶市讓胡路區了解到,在立行立改的同時,讓胡路區也強化源頭預防、推動長效管控。在垃圾收集轉運上,重新完善“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中轉”垃圾轉運體系,結合各村實際適當增加垃圾分揀人員,合理設置垃圾轉運點,并委托專業公司負責轉運。在補齊管理漏洞上,采用“人防+技防”模式 ,組建了鎮級垃圾整治巡邏隊,建立區統籌、鎮負責、村落實的三級屬地責任制,明確了生態環境、農業農村、城市管理、住房和城鄉建設等行業部門責任劃分。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濕地 垃圾 喇嘛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 | 丝袜屁股在线国产 |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精品 | 曰韩国产欧美另类视频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