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游>資訊
三天小長假擋不住出游熱情
本報記者 劉圓圓
三天的端午節假期雖然短暫,但仍抵擋不住人們出游的熱情。日前,記者從攜程、飛豬、去哪兒等多家在線旅游平臺的數據中發現,今年端午假期游客出行半徑明顯縮短,周邊游、民俗游和親子游是居民熱門出游選擇,紅色旅游熱度高漲,小眾目的地和小眾體驗走紅。
■ 端午出游人數激增
端午節作為今年上半年最后一個小長假,游客出游熱情不減。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2021年端午節三天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8913.6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94.1%,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98.7%。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94.3億元,同比增長139.7%,恢復至疫前同期的74.8%。
在國內旅游市場快速增長的同時,旅游企業也紛紛受益,并曬出端午節成績單。
根據攜程發布的《2021端午假期旅行大數據報告》顯示,今年端午平臺整體訂單同比去年增幅達到83%,其中門票、租車、主題游等業務已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同比去年分別增長87%、153%、171%。周邊休閑、自駕出行、主題玩法已經愈加獲得游客認可。另據飛豬數據顯示,全國各地端午周邊游需求較高,酒店預訂量同比漲超90%,門票預訂量同比漲超50%。
不僅如此,根據同程旅行、同程旅游共同發布的2021年端午假期出行報告顯示,端午節期間,同程旅行平臺大交通、酒店、景點門票均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其中,大交通訂單量同比去年端午假期上漲52%,酒店訂單量同比上漲69%,景區門票訂單同比上漲38%。
■ 2小時高鐵受熱捧
三日端午節假期,短途游、周邊游自然成為國內旅游市場的主流。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調查顯示,選擇城市周邊游最高,占29.1%,選擇城市和郊區公園的游客合計占34.4%,88.6%的游客出行距離在300公里以內。
由于端午小長假時間限制,高鐵成為周邊游出行重要選擇。攜程大數據顯示,出行高峰在假期首日,上海、北京、杭州、成都、南京、重慶、長沙、武漢、西安、青島成為全國高鐵抵達十大熱門城市。同時,從假期熱門線路來看,端午小長假游客不走遠,旅客高鐵游單程平均時長為2小時13分鐘、平均出行半徑338公里。值得一提的是,大學生和職場青年愛高鐵出游,18-35歲高鐵用戶占比超過80%。
驢媽媽發布的《2021端午小長假出游總結報告》也指出,中短途周邊游是今年端午假期旅游市場的主角,有近六成游客選擇了“3小時圈”目的地,無錫、蘇州、上海、成都等地區最為熱門。包含“吃喝玩樂游購住”的一站式休閑度假目的地最受歡迎,自駕、高鐵是主要出行方式。
同程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端午假期,中國游客出行半徑明顯縮短,短途、高頻、深度的休閑度假和文化體驗成為假期出行的新潮流。除了疫情影響之外,中國游客也更希望在小長假里就近游玩,既省去了舟車勞頓,也能得到更好的休閑放松。
■ 民俗熱、紅色游持續升溫
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日,與民俗文化相結合的旅游是假期一大亮點,而今年端午小長假第一天恰逢“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古色古香的民俗游、非遺體驗游成為游客的熱門選擇。
2021年海南非遺購物節就于端午節假期第一天在海口舉行。海南非遺手工藝品及文創產品、老字號特產及鄉村振興產品,邀請流量明星主播及非遺“守藝人”進行直播帶貨,實現線上線下聯動、相互引流,引領了非遺消費風尚。除了線上嗨購,線下在海口上邦百匯城西廣場舉辦的非遺潮流集市同樣火爆,非遺好物、非遺美食、非遺演出、非遺體驗、非遺直播五大展區人頭攢動,不少市民趁假日前來體驗非遺、選購好物。當天,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在檳榔谷景區舉行,為市民游客集中展示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黎族竹木器樂技藝、黎族樹皮布制作技藝、黎族鉆木取火技藝、黎族藤竹編技藝、苗繡等“非遺”名錄項目。
除了非遺熱,文博游也是端午假期的熱門之選。隨著近年來博物館等文化類景區的文創產品日益豐富,故宮的御貓、河南省博的考古盲盒、三星堆縱目萌萌杯等潮玩吸引大量年輕人前去打卡。在去哪兒平臺上,故宮和三星堆博物館分別為最受歡迎景點的第一和第三,帶有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券的門票套餐端午期間也廣受用戶歡迎。
6月初,文化和旅游部聯合中央宣傳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出了“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多元的文化主題、豐富的旅行體驗,加快了紅色旅游精品化探索。今年端午假期,紅色旅游也成為度假市場的一抹亮色,與2020年同期相比,2021年端午假期紅色旅游人次增長200%。
記者從驢媽媽旅游網獲悉,紅色景點方面,新晉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上海市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景區搜索量持續暴增,其中,“95后”和“00后”人群同比增幅超過400%,顯示了紅色旅游人群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嘉興南湖、遵義會議會址、義烏陳望道故居、瀘定橋等也是熱門紅色旅游目的地。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旅游 假期 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