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發展綠色經濟浙江金融在行動
近日,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聯合浙江銀保監局等單位發布了《關于金融支持碳達峰碳中和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金融支持碳達峰碳中和10個方面25項舉措。
在中國銀行研究院長三角金融研究課題組研究員錢柯冰看來,浙江具備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金融發展的良好基礎。浙江省政府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啟動實施碳達峰行動,編制碳達峰行動方案,開展低碳工業園區建設和‘零碳’體系試點”。
錢柯冰表示,《意見》有助于全面推進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一是資金支持有保障。《意見》要求2021年全省綠色貸款力爭新增4000億元以上,余額同比增長40%,增幅為2020年本省貸款增幅的2倍,綠色債務融資工具和綠色金融債發行規模同比增長50%以上;2021年至2025年,全省綠色貸款占全部貸款余額的比重每年提升1個百分點,2025年綠色債務融資工具和綠色金融債發行規模較2020年翻兩番。二是服務體系有創新。《意見》要求拓寬綠色低碳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企業發行碳中和債等綠色債務融資工具。培育區域環境權益交易市場,推進碳市場建設,健全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等環境權益交易機制。三是正面清單做指引。《意見》要求,建立信貸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正面清單,支持省級“零碳”試點單位和低碳工業園區的低碳項目,支持高碳企業低碳化轉型。力爭到2021年末,建立碳排放重點企事業單位碳賬戶,到2025年末,實現排污許可證重點管理企業全覆蓋。四是信息共享系統化。《意見》要求,推進綠色低碳信息共享,定期歸集、更新企業碳賬戶、綠色低碳項目庫、環境信用信息等綠色信息,建立面向省、市、縣三級金融機構的信息推送機制。
“《意見》是浙江行動,也有全國借鑒意義。”錢柯冰表示,浙江金融機構需優化融資結構,在可持續能源和節能減碳技術、綠色交通和建筑、農業減排增匯、低碳生活等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同時,要加快參與碳賬戶建設,打造數字化應用場景與政府平臺的對接。特別是,要重點支持湖州、衢州等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對接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等新平臺,開創浙江特色的綠色金融之路。金融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尚處探索階段,后續還需要協調多方共同解決法律法規、測算方法論、交易定價、獎懲機制等問題。《意見》的發布,將促使有關各方特別是各大金融機構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穩步推進、做出更多有益嘗試。同時,各金融機構總部在支持浙江試點基礎上,要全面謀劃雙碳路線圖。
編輯:秦云
關鍵詞:綠色經濟 浙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