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成都市政協常委會會議支招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
落好關鍵“棋子” 做強國家創新極核人民政協網成都8月3日電 (記者 韓冬 通訊員 郭健)“各位專家和學者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將認真研究、充分吸納,轉化為推動科學城建設的具體舉措。”近日,在成都市政協常委會會議“發揮西部(成都)科學城動力源作用”專題協商會上,成都市政府副市長曹俊杰就協商成果給予高度評價。
打造西部(成都)科學城是落實黨中央關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增長極的關鍵“棋子”。
今年年初,成都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市政協辦公廳聯合下發的《2021年度政協協商計劃》將圍繞“發揮西部(成都)科學城動力源作用”開展專題協商列為市政協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的重要內容。
為高質量完成該課題,市政協科教委組建10個課題組,組織住川全國政協委員,省、市、區(市)縣政協30余名委員和專家學者,通過近半年的走訪調研,綜合運用集中座談、個別走訪、問卷調查、現場察看等多種方式,多渠道收集資料、捕捉信息,經過6次座談協商,最終形成1篇總報告、10篇分報告,為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凝聚起廣泛力量。
會上,“把西部(成都)科學城建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創新驅動動力源”成為政協委員和專家們的廣泛共識。
全國政協委員許強、成華區政協委員張惠琴認為,區域優勢顯著、要素流通暢通、資源投入攀升和科技平臺豐富,為兩地合作提供了良好條件,應進一步深化成渝兩地的科技創新合作機制,搭建“成渝科技地圖共享平臺”“成渝優勢產業升級平臺”“成渝工業互聯網協同平臺”和“成渝科技創新合作推進平臺”整合成渝兩地科技創新資源,構建成渝協同創新共同體,匯聚高端創新要素、提升系統創新能力。
“建議圍繞國家發展戰略需求進行科技體制改革。”四川省政協委員任勝的發言簡練而犀利。他提出,要統籌引導政策鏈、資金鏈、信息鏈、人才鏈等創新資源的積聚與合理配置,賦能科技成果產業化;健全科技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探索施行有效的產權保護制度和完備的產學研體制,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轉化的容錯機制和預期經濟效應的責任免除機制,激發體制改革創新活力。
“課題組客觀分析了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的資源稟賦和問題短板,取得了豐碩成果。”市政協主席張剡在認真聽完委員、專家們的發言及各部門負責人坦誠而真摯的回應后表示。他希望委員們繼續圍繞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重點工作多出好主意、好點子,使之成為全球學術新思想、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為國家勇奪全球科技制高點貢獻成都力量。
編輯:賈元昌
關鍵詞:創新 國家 成都 關鍵 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