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助力傳承跨越古今的科學瑰寶
——青島市政協提案督辦聚焦中醫藥文化
人民政協網青島8月4日電(記者 陳小艷 王晨霞 通訊員 劉旭東)一株小草改變世界,一枚銀針聯通中西,一縷藥香跨越古今……發祥于中華大地的中醫藥學是我國古代科學的瑰寶,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貢獻,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為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醫藥文化、保障人民群眾健康,近日,青島市政協副主席楊錫祥帶領政協委員到西海岸新區調研,協商督辦《關于加強青島市中醫藥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提案》,聽取有關情況介紹并座談交流。
中醫熬制器具、中醫藥古書、中草藥和動物標本,文化廣場、雕塑景觀、中藥園區……漫步在博堂中醫藥博物館和上藥國風炎黃易醫園,仿佛走進了傳播中醫藥文化的“活課堂”。
“大家在游覽漫步之余,就能感受到中醫文化的熏陶,寓教于游,這是傳承中醫藥文化的重要陣地。”有30多年中醫臨床經驗的戴淑青委員在實踐中發現,一些市民對中醫藥在防治重大疾病和康復中的重要作用和認識仍有不足,未能轉化為自覺的健康行動等問題。對此,她建議充分利用中醫藥博物館和文化基地,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和普及活動,大力普及中醫藥預防保健、健康養生和康復理療等知識,讓更多市民能夠“察疾于微末,防患于未然”;同時開設通識課程,加強對大、中、小學生的中醫藥文化教育,組建中醫藥文化科普隊伍定期進校園,讓祖國的未來從小接受中醫藥文化的熏陶,培養對中醫藥的興趣。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才能夯實中醫藥發展的根基。”針對當前中醫藥人才總量不足、人才結構失衡的現狀,市政協常委馬駿建議,盡快在青島高校設立中醫藥專業,加強學科建設,系統跟進、貫通培養,組建后備人才梯隊,培養治未病新生骨干力量,培育出更多復合型、傳承型、科研型的中醫藥特色人才,以滿足中醫藥發展需求,更好地服務青島和周邊地區的百姓。
市政協委員林向峰認為,當前醫保在中醫藥門診報銷方面的相關政策尚不能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限制了中醫藥傳承和發展,他建議給予中醫藥產業發展政策傾斜,拓寬增設醫保報銷項目,適當提高中醫藥治療藥品報銷比例。
“加強中醫藥文化傳承和發展是全社會的責任,要將中醫藥文化置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局中,不斷提高認知,強化文化自信。”楊錫祥指出,要整體謀劃,深入推進,立足青島實際細化目標;加強中醫藥人才和學科建設,尤其要加快推進中醫藥高等教育體系的本土化,將中醫藥發展變成“有源之水”,做強中醫藥龍頭;加強中醫藥文化傳播,兼顧國際、國內兩個維度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政協委員要持續建言獻策,為中醫藥文化傳承和發展鼓與呼,助力做大做強中醫藥傳承與發展這篇“大文章”。
編輯:賈元昌
關鍵詞:中醫藥 文化 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