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議政瞬間 委員聊遼

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陜西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呼吁拯救西安鼓樂

保護“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

2021年08月09日 17:36  |  作者:路強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西安8月9日電(記者 路強)“西安鼓樂由唐朝開始,已流傳1300余年,具有文字記錄樂譜口口相傳的曲目約為1000余首,是我國境內迄今發現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間器樂樂種之一,被世界音樂界和史學界譽為‘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中國古代的交響樂’?!?月9日,在陜西省政協編發的社情民意信息中,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疾呼:拯救西安鼓樂。

據介紹,西安鼓樂是以鼓為主的打擊樂和吹奏樂混合演奏的大型器樂樂種,目前主要流傳于西安及周邊的長安、周至、藍田等地。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但是在現代文化的沖擊中,西安鼓樂賴以生存的民間人文環境,如民間廟會等正逐步消失。通過深入調研分析,陜西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認為,西安鼓樂保護傳承發展堪憂,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缺乏長遠性保護措施,深入挖掘和研究不足;推廣普及不夠,文化旅游融合互動創新手段缺乏,民眾缺乏了解和認知,需求市場日漸萎縮,效益不高。

此外,西安鼓樂民間樂團一般由20-30人組成,與其它“非遺”項目相比人員較多,需要較大排練場地,然而目前鼓樂團基礎設施不健全,無排練、傳習場所,排練時在傳承人家中進行,已成為常態。同時,傳承人對資質認可的現實渴求難以達成。專業技能、組合演奏技能全面的青年人渴望能成為省或市的“代表性傳承人”,但因名額和年齡限制嚴苛,使其愿望難以達成,這也成為樂團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對此,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建議,制定保護傳承措施,建立研究機構,研究挖掘文化內涵、地域文化背景、鼓樂與民俗的關系、歷史文化價值,準確清晰定位,為保護傳承提供基礎;加大宣傳、推廣和普及力度,使民眾了解和認知,推進西安鼓樂與文旅深度結合,與民俗文化緊密結合;設立專項資金,從人力、物力、財力上加大扶持力度;推進西安鼓樂博物館、傳習所和研習基地建設,開設項目展覽、演藝展示、活態傳承、收藏保存、技能培訓、工藝研習、產業培育、國際交流等項目功能,搭建保護、保存、利用、交流新平臺,為旅游業發展提供文化支撐;出臺人才保護政策,支持“非遺”保護傳承人群體合理訴求,增設相關資質考核與資格考試,以確定“非遺”保護傳承人資質和專業資格。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保護 西安 鼓樂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热线29 |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网色偷偷男人的天堂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