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 論>委員評論
人民戰爭永遠是我黨我軍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這一重要論述,傳達出強烈的歷史擔當和真摯的為民情懷,揭示了黨和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的血肉聯系,更加凸顯了人民創造歷史的主體作用。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無論風險挑戰怎樣嚴峻、斗爭形勢怎樣復雜,人民群眾永遠是應對考驗、戰勝強敵、推動發展的力量源泉,人民戰爭永遠是我黨我軍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
隨著時代發展,人民戰爭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軍事領域,而是廣泛地適用于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動員、組織和依靠人民群眾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戰勝各種艱難險阻、解決各種復雜問題,成為一種凝聚民心、發揮人民群眾力量的形象化表達。人民戰爭的精髓要義是以人民群眾為主體,統一人民群眾的意志,發揮人民群眾的智慧,凝聚人民群眾的力量,通過正確戰略戰術運用,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斗爭形勢,如何在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中靈活運用和創新發展人民戰爭,是當前亟須回答好的時代命題。
準確把握新時代人民戰爭的基本規律。隨著信息網絡、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人民戰爭的展現形態、運用范疇、涵蓋領域、技術手段、武器裝備等都在不斷演變和發展,而人民戰爭仍將是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文化等戰線密切配合的全民性戰爭,人民戰爭的政治本質沒有變,戰爭的正義性仍然是克敵制勝的根本優勢;人民戰爭的力量源泉沒有變,人民群眾仍然是克敵制勝的深厚力量基礎;人民戰爭的基本規律沒有變,創造和利用各種有利條件仍然是克敵制勝的可靠途徑;人民戰爭的指導原則沒有變,堅定依靠、充分動員和嚴密組織人民群眾仍然是克敵制勝的有效方法。人民戰爭蘊含著無比強大、不可戰勝的力量,必須不斷深化對人民戰爭本質屬性、制勝機理、力量來源的規律性認識,與時俱進地豐富發展人民戰爭思想理論體系,為打贏新時代人民戰爭提供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
切實打牢新時代人民戰爭的政治基礎。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發展的國際國內環境諸多領域發生深刻變化,美西方國家對我遏制打壓更加猖獗,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面臨更多風險和挑戰。我們必須站穩人民立場,堅決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宣傳和動員人民群眾為維護中華民族利益而斗爭,獲取最廣大人民的真心擁護和大力支持。要持久深入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不斷提高全民憂患意識、國防觀念和愛國熱情,從思想上廓清“人民戰爭過時論”“人民戰爭無用論”“戰爭是軍隊的事情,與老百姓無關”等錯誤觀點,切實打牢人民戰爭的政治基礎,充分發揮新時代人民戰爭的強大威力。
主動適應新時代人民戰爭的發展趨勢。戰爭既是政治、經濟、民心的較量,也是體制、裝備、謀略的角逐。新時代人民戰爭應充分發掘蘊藏在人民中的專業力量,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實現人民戰爭全覆蓋、無死角;應突出智力支前、科技支前,實現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形成新質作戰力量;應動員人民群眾通過文化宣傳、輿論引導等,在“非接觸式”作戰領域貢獻更大力量。
有效發揮新時代人民戰爭的整體威力。新時代人民戰爭是在體系支撐下的精兵作戰、聯合作戰。要強化聯合作戰理念,加快構建黨政軍民學相融合、軍事手段與非軍事手段相結合、新打法與傳統打法相配合的力量體系,使人民戰爭的軍事力量體系與民眾力量體系銜接整合、統一運行,發揮體系制勝、綜合制勝的整體威力。要堅持發展和安全兼顧、富國和強軍統一,加強軍民多維全域的深度協作,高效整合國防動員綜合資源,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國防動員體系。要完善有利于發揮人民戰爭整體威力的制度體系,解決制約新時代人民戰爭戰斗力生成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和政策性問題,探索精干常備軍隊與強大后備力量相結合的新機制,為打贏新時代人民戰爭提供強有力支撐。
人民戰爭的宏謀大略之制勝奧秘,就在于它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支持。無論戰爭形態如何變化,社會變革如何深刻,一旦離開“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一立足點,人民戰爭就會成為空中樓閣,就會失去其存在和發展的力量之源。事實雄辯地證明,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是創造歷史的主人,只有把人民群眾凝聚起來、組織起來、團結起來、武裝起來,才能真正匯聚起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中央軍委政法委原中將書記)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人民戰爭 力量 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