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協作機器人能干的活兒真不少
人工智能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助推器,不僅能帶來生產效率的提升,還會催生新的產品與模式,推動整個產業鏈的重構。其中,作為機器人產業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協作機器人,由于實現了人類與機器人真正意義上協同工作,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與價值。
“協作機器人是一種被設計成能與人類在共同工作空間中進行近距離互動的機器人,由于其具有易用性、靈活性、安全性、共融性的特點,從誕生至今,已從一個概念性產品進化到戰略性產品,應用場景橫跨工業與商業服務領域,從大企業向中小企業普及,并有更大規模應用的趨勢。”節卡機器人副總裁常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隨著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個性化定制的柔性生產線開始成為智能制造的標配,協作機器人更是成了柔性產線的核心單元。“如在精密制造行業,協作機器人可以進行精密配件的拋光、打磨、上下料、裝配等各種工藝應用。”常莉舉例說。
JAKA Zu 3機器人是節卡研發的一款協作機器人,常莉告訴記者,某企業在應用了這款協作機器人后,相較于以前的產線流程,提高了工人工作的安全性,還幫助企業每年節省2800小時,一年可減少16個操作工的人力成本,達到降本增效的需求。
協作機器人已開始普及到更多領域。在3C電子行業,由于產品種類多、迭代速度快等特性,更適合使用小巧輕便、輕量易部署的協作機器人實現柔性生產。
伴隨著人工智能的成熟發展,協作機器智能化程度得到不斷提高。經過多年探索落地,目前國內協作機器人通過深度融合視覺、力覺、語音識別等,已經在AI+工業、AI+商業、AI+教育、AI+物流、AI+醫療等領域實現了更多場景的應用落地。
有關數據顯示,預計到2023年,國內協作機器人銷量將達2.65萬臺,市場規模將突破27.1億元。而另據《2020協作機器人產業藍皮書》中指出,隨著協作機器人技術的不斷進步,易用性、安全性和智能性有望獲得提升,屆時協作機器人在各領域的應用邊界將日趨模糊。
對此,常莉預見,協作機器人未來將成為智能制造、無人化商業、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的“智能助手”,賦能各個行業,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編輯:秦云
關鍵詞:協作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