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今天,他們是動人的風景線
新華社福州9月21日電題:今天,他們是動人的風景線
新華社記者董建國、張逸之、吳劍鋒
同一輪圓月,不一樣的相思。中秋佳節,萬家共享團圓時,在福建省的抗疫一線,有一群人卻堅守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為千家萬戶筑起安全的“防疫墻”,成為動人的風景線。
一家三口最美逆行
在莆田仙游縣郊尾鎮的高速卡口,民警倪志川正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和同事們對過往車輛進行盤查登記。“這里是進出高風險區域的通道,不能有絲毫馬虎。”
疫情發生以來,倪志川主動請戰,成了第一批疫情防控應急隊的隊員。“我們是24小時值守。每天工作結束,人都要虛脫了。”
“我的兒子和妻子也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他們也很拼,對我也是一種鼓勵。”提起特殊時期的堅守,倪志川說起了牽掛的親人。
倪志川的兒子倪澤寅是仙游縣榜頭派出所的一位民警。連日來,他正在仙游的一家定點隔離酒店值守。“目前酒店里入住了170多位隔離人員,” 倪澤寅說,每天需要盤查進出人員信息,維護隔離區秩序,工作瑣細而緊張。“遇到一些隔離人員情緒不穩,還要不斷地做安撫工作。”
倪志川的妻子宋寒冰則每天堅守在楓亭高速路口,協助交警對駕駛員進行測溫登記,嚴控車輛進出。
“我們距離不遠,但沒辦法見面,每天只能通過電話、微信互報平安。” 倪志川說,雖然少了團聚,但多了一份堅守,多了一份責任擔當。
“復原魔方的人”
“請您與我們一起,把生活的魔方擰回原位……”日前,廈門思明區開元街道后江社區福滿家園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后不久,一則“絮絮叨叨”的防疫通知意外“點燃”了網民的情緒。
“這封信讓人有了被牽掛的感覺。它告訴那些無法出門的群眾,他們只是被隔離,并沒有被遺忘。”談及通知的走紅,后江社區網格員葉露艷說。
連日來,葉露艷與同事們共同肩負著“擰回魔方”的任務。由于物業人員被隔離,社區有限的人力全都撲到一線。每天從清晨6點忙到深夜一兩點,這是葉露艷工作的常態。“每一次休息都得小心翼翼,提防隨時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
在葉露艷看來,居民的認可也會消解身體的疲倦。如今,社區的居民們會在小區微信群里互相加油鼓勁,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也被大家記在心里。前兩天,小區全體業主還給社區寄來“回信”,上面寫著“感謝你們在酷暑中變身‘大白’,為我們撐起生命的守護網”。
這個中秋,后江社區給大家精心準備了月餅和小禮品,由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分發。每逢佳節倍思親,葉露艷說她會想起4歲的孩子,但盡量不和孩子視頻通話,一看到又該想家了。
“病毒獵手”的思念
在泉州,32歲的呂一鳴是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東海院區檢驗科的一名技師。昨天晚上他工作到凌晨1點,今天上午8點,他的身影又出現在了實驗室。
作為科室骨干,呂一鳴的工作包括核酸檢測、防護服和試劑等物資補給、疫情數據上報及實驗記錄填寫等。“這幾天泉州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檢測任務繁重。”呂一鳴說,“雖然空調開到18攝氏度,但是在實驗室里,由于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還是又悶又熱。”
“核酸檢測是發現病毒的有效手段,”呂一鳴說,作為一名“病毒獵手”,深感責任重大。一踏進核酸檢測實驗室,精神必須高度緊張,不能出任何錯。“進入檢測區間,是不允許帶任何個人物品,只能通過對講機跟外面聯系。吃飯、喝水、上廁所,都要等工作做完才行。”呂一鳴說。
偶爾休息時,呂一鳴會打開視頻,看看遠在廣東潮州的一歲多的孩子。“很想小孩子,兩個月沒回家了,他都有些不認得我了。”他說。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今天 動人 風景線 倪志 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