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2021年第五期 2021年第四期 2021年第三期 2021年第二期 2021年第一期 2020年第六期 2020年第五期 2020年第四期 2020年第三期 2020年第二期

首頁>書畫>畫界雜志>2021年第三期

以展興館“和”動力—訪山東美術館館長張望

2021年10月08日 15:01  |  作者:畫界 楊文軍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編者按:山東美術館于1977年7月建立,肩負收藏近現代美術精品、進行學術研究、舉辦陳列展覽、開展審美教育、組織對外交流的重要職能。山東美術館新館于2013年10月12日正式對外開放,建筑總面積52000平方米,建筑主體是以正方體為代表的“城”和以正方體變體為代表的“山”的巧妙融合,建筑頂層的天窗設計象征著“泉”,將“泉城”濟南的特色融入其中。山東美術館始終明確職責定位,牢記文化擔當,秉承“一切為了觀眾”的辦館理念,以弘揚和傳播先進文化為目標,堅持策劃舉辦一流水準的美術展覽。

2020年12月13日至2021年3月28日,“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在泉城濟南舉辦,此展是山東首個政府主辦、按照專業模式打造的國際雙年展品牌,共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385位藝術家的596組(件)作品參加展覽。其中,提名藝術家132位,參展作品186組(件),包括91位國內藝術家創作的114組(件)作品,以及41位外國藝術家創作的72組(件)作品。青年策展項目共有253位藝術家創作的410組(件)作品參展,包括199位國內藝術家的350組(件)作品,以及54位國外藝術家的60組(件)作品,山東美術館承辦了策展人提名展。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畫界:張館長,您好,首先祝賀您榮獲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優秀策展人”獎。一支優秀高效的策展人團隊是成功舉辦大型展覽的前提,尤其是像雙年展這樣國際范式的展覽,通常是以策展人組織策劃及提名藝術家的方式進行,策展人團隊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山東美術館館長、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總策展人,請您介紹一下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策展人團隊。

濟南國際雙年展,一開始就按照國際慣例規劃、執行,我們要打造一個立足山東、具有國際視野的平臺,就需要國際化的操作手段。組建策展人團隊是國際雙年展的一個常規做法,以保證它的學術水準和藝術質量。從總策展人到策展團隊,要有一定的專業影響力和國際策展經驗。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總策展人范迪安是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作為美術界的領軍人物,在策劃國際雙年展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曾擔任“2002上海雙年展”策展人,第50屆、51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總策展人,策劃百余項反映時代主題和中國美術發展成果的學術展覽,加之他在中國美術館工作多年,對展覽有較深刻的理解。

為了體現國際性,我們特別聘請了三位在全球藝術界有影響、有經驗的策展人,德國哈根奧斯特豪斯美術館館長泰豐·貝爾京博士、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漢斯·德·沃爾夫教授、韓國首爾美術館總策展人高元碩,他們的策展理念能夠基本反映出當今國際藝術的情況,加上中國的策展團隊,形成互動的格局。

我們還聘請了中央美術學院于洋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委員楊衛和青年策展人李振華。幾位策展人各有特點。于洋主要是進行理論創建、文字梳理,楊衛和李振華策展經驗豐富,特別是在對當代藝術有獨到的見解,具有國際視野。

我們結合山東的實際情況,邀請了山東藝術學院美術院副院長孫磊和濟南市美術館副館長徐琳作為本土策展的力量。他們對山東的文化訴求和藝術生態更了解,從策展團隊上也體現出山東元素。

這樣一支具有學術高度的策展團隊,確保了濟南國際雙年展的藝術水準。

建筑—超然樓(鏡面、金屬框架結構等)-萊安德羅·埃利希

建筑—超然樓(鏡面、金屬框架結構等)-萊安德羅·埃利希

畫界:策展人團隊擁有深厚的研究背景、寬廣的學術視域和前瞻性的思考洞見,這是雙年展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礎要素。那么舉辦濟南國際雙年展的初衷是什么?展覽在怎樣的背景下提出?立展思路是什么? 

山東在美術人才、美術作品、美術教育、美術產業、美術普及等各個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績,在全國美術界、文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但自身在品牌建設上存在一定缺陷,缺少一個比較高的、完整的、帶有學術引領性和話語權的學術品牌。雙年展作為一個嘗試的,并具有持續性發展的展覽模式,可能是最佳的選擇。

提出雙年展構想的初衷有這么幾方面:其一、為構筑文化交流窗口,填補山東省大型文化自主品牌空白,提升山東美術事業發展格局,是策劃雙年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其二、山東在地域文化的形態上,偏重于繼承和發揚傳統,對當代藝術的展示、介紹和研究比較缺乏。山東需要在原有基礎上有更大的發展,從文化形態上更加健全,打造全新的、更加完善、更加全面的藝術狀態。山東文化需要把當代藝術和傳統藝術結合起來。其三、中國的當代藝術發展到今天,需要一個轉型,改革開放40多年來,新藝術和當代藝術更多的是模仿和借鑒西方的東西。中國現在要進入一個更加具有自主原創性、具有本民族自覺性的當代藝術轉換,作為一個傳統文化大省,山東需要抓住機遇,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提出舉辦雙年展也是為了實現山東全面走在文化前列的要求。

濟南國際雙年展本著兼具國際視野和中國氣質的立展思路,體現地域性、民族性、藝術性和國際性是雙年展的一個基本方向和定位。


畫界:展覽的主題是“和動力”,它的文化內涵是什么,可以從那幾個方面詮釋?

山東是儒家思想發祥地,“和”是其核心理念,它影響著千百年來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以“和動力”為主題,并命名為“和動力”,意在“和”的理念指引下,用當代藝術的方式,激發推動世界和諧發展的新力量。

“和”是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理念之一,在美術表達上有三個維度:人與自然之和、人與社會之和(人與人之和)、人與自我之和。以當代的表達方式、理解方式詮釋傳統理念,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發揮應有的價值是雙年展所追求的。在全球面臨巨大挑戰的今天,更需要用藝術上的和諧去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這一主題得到了全球各地藝術家的廣泛回應和支持。來自六大洲的藝術家們為觀眾帶來了包括繪畫、影像、裝置等門類的藝術作品,展現了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在“和動力”的主題下多元化的藝術視角與表達。

《父親》《芥子園的鄉愁》《樹之三》《圖書館計劃》四幅作品組圖-李-槍

《父親》《芥子園的鄉愁》《樹之三》《圖書館計劃》四幅作品組圖-李-槍

畫界:范迪安院長說,“濟南國際雙年展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辦展理念,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可以從哪幾方面加以理解?

雙年展最大的收獲或者最成功的一點就是人民群眾對展覽的喜愛,在三個半月的展期內,有60多萬人打卡雙年展,從觀展量上說明了人民群眾對藝術的高要求和新追求。

“以人民為中心”的辦展理念,是山東美術館全體員工包括我多年的一個夙愿。希望呈現的展覽有更多的觀眾來參觀,來接受藝術熏陶。這次的觀展量為美術創作、美術展示和推廣帶來很多啟示和思考。傳統藝術、當代藝術,還是新的創造性的藝術形態,最終要以是否受到人民群眾的歡迎為價值標準。

雙年展還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對青年人美育的推廣,關注他們的訴求,也是我們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參照系。青年人占這次雙年展觀眾的大部分,這是一個新大眾群體。他們對藝術的理解和需求,是我們藝術未來發展需要進一步研究思考的重要方面。這次雙年展受到了青年人的喜歡,再次證明藝術需要發展,需要創新,需要與時俱進。


畫界: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的參展作品形式包括繪畫、裝置、影像三大類,反映了當今國內國際美術的整體面貌和當代藝術的發展趨勢,其所具有的代表性、創新性、高水準是否體現出了本屆雙年展的學術性和權威性?

這次邀請的藝術家,有多位是目前在國際上比較有影響、代表性的藝術家,有相當一部分藝術家拿出他們最新作品,約1/3的作品是圍繞本次展覽主題創作,確實反映出當今世界上比較高的水準,具有一定代表性。

雙年展在山東舉辦,檢驗了國際藝術的發展狀況和本土觀眾之間關聯度,世界上最有影響力藝術家的作品和山東的觀眾近距離互動產生效果。

人文山水系列(綜合材料)280×245×75cm--陳文令

人文山水系列(綜合材料)280×245×75cm--陳文令

畫界:雙年展講求學術引領,這體現在它的權威性上。但我們同時也看到此次濟南國際雙年展成了網紅打卡地,說明知名藝術家和網紅作品對“新大眾”群體的吸引力,體現出它趣味性的一面。“逛美術館”“打卡雙年展”成為風尚,在最受關注的10件作品中,包涵了多件網紅打卡作品,請您談談對這些最受關注作品的整體感受。

最受觀眾歡迎的作品不是完全按照藝術水準,也不是按照藝術家的名氣和他的作品的體量,是按照作品的關注度、對這些作品可能評價更多。這些作品,觀眾也許理解,也許不理解,但畢竟是給人更多的啟示和思考。根據綜合反饋的意見,我們最終選出了10件作品,裝置、影像、繪畫平分秋色,基本上反映了展覽的整體狀況。當然,最受歡迎的還是裝置藝術,它體現出當代藝術的互動性、參與性和社會性。藝術家的創作和觀眾的觀賞方式,體現互動性、參與性,沉浸地參與其中是作品的一大特點。


畫界:作為國內知名的藝術家,您與德國著名藝術家呂貝爾茨先生合作的作品《山水中的哲人》參展,作品及名稱有何深意?請加以解讀。

這張作品是兩年前我和呂佩爾茨先生在山東美術館的合作,是他作為藝術家第一次和另一個藝術家共同完成一件作品,他很愉快,覺得很有意義。

這張畫納入此次雙年展,非常符合雙年展“和動力”的主題,體現出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共同發展。當時創作的時候,并沒有進行事先的交流和構思。我們倆即興進行了合作。這張畫體現出來的繪畫形態具有東方的山水畫和水墨畫的特點。他試著用中國水墨畫的方式作畫,他能有這樣的一個選擇,我非常開心,也說明了中國的藝術和文化受到了國外藝術家的認可和喜歡,體現出新的發展潛力和動力。

這幅畫取名《山水中的哲人》,是呂佩爾茨先生動筆時,畫了一個思想家。當時我想德國是出思想家的地方,中國也是出思想家的地方,兩個國家共同具有這樣一個文化特征。我就自然而然的根據他畫的思想家,放在中國的山水意境里面,最后取名《山水中的哲人》,體現出不同文化的一種合作,也預示著未來東西方在文化上還要進一步進行互相學習、借鑒、促進。在發展中互相尊重,為人類的文明做出了新的貢獻。

技術史地圖-240×1200cm--邱志杰

技術史地圖-240×1200cm--邱志杰

畫界:對比全國舉辦的各類國際雙年展,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在哪些方面取得了突破?

濟南國際雙年展是按照專業模式打造的。在主題的選擇上,確保了展覽帶有中國氣質,注重中國文化的當代表達和定位,這也是展覽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當今社會發展和文化發展當中,有一種無窮的動力和魅力。

濟南國際雙年展有兩大部分組成,一是策展人提名展,一是青年策展項目。策展人提名展在山東美術館展出,青年策展項目在濟南市美術館展出。青年策展項目板塊的設立,充分展示了本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的創新性與獨特性。在“和動力”這樣一個大主題下,濟南國際雙年展面向全國45歲以下的策展人公開征集具有原創性和實驗性的展覽方案并提供經費支持,就是為了向世界展示中國新一代的優秀策展人的創新理念。在評選過程中,所有提交的項目方案均圍繞“和動力”這個主題,呈現出新銳活躍的展覽結構和深入多元的主題思考。共評選出7個線下實體展覽項目和12個優秀提名項目作為線上展示,在整個雙年展的觀賞氛圍和渠道上增加了更多線上線下的溝通空間。這讓社會看到了這些優秀的年輕人正與世界上的同輩們并肩而立,同樣站在藝術學術思潮的前沿,回望傳統,關照自身,展望世界。因此,濟南國際雙年展給年青一代提供這樣一個高端的展示平臺和機會,是對他們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同時,也為本屆濟南國際雙年展注入了一股年輕的新鮮血液和昂揚活力。

山東美術館外景

山東美術館外景

畫界: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的成功舉辦,離不開承辦單位的傾情付出。山東美術館作為承辦單位,也榮獲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優秀組織單位”獎,是對您和山東美術館全體工作人員辛勤的付出的肯定和褒獎,請您談談山東美術館是如何通過此次雙年展充分體現自己的社會責任和文化擔當?

山東美術館從建筑規模和硬件建設上在全國是首屈一指的。多年來,我們力求把山東美術館建成一個硬件設施最好、服務水平和展示內容上更加具有影響力的大館,雙年展是一次很好的實踐機會。

我們利用雙年展這個機會,全面提升了山東美術館的各項工作質量和服務能力,包括策展、對外交流、學術、公教、文創、宣傳、后勤服務,包括展覽展示服務水平和整體的藝術展示效果。范迪安院長談到“山東美術館以觀眾至上為宗旨,一手抓導覽服務,展覽推廣,一手抓嚴格防疫,確保安全,在防控疫情時期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這在全球都是先進理念、優秀水平!”。

山東美術館全體同仁有一個共同的愿望,把山東美術館做成一個人民群眾喜歡的,能夠真正起到文化傳播、審美教育的公共空間,就像我們打造“一日藝術生活空間”的理念一樣,形成一個城市的文化平臺,大家聚集在美術館,這次雙年展已經體現出這樣一個趨勢。大家到美術館參觀形成了一種生活方式,一個社會追捧的熱點,這是雙年展很大的收獲,也給美術館將來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雙年展對整個美術館的工作是全面考驗。我們從來沒有做過這么大規模的國際性展覽,也沒有和藝術家進行大規模的全方位溝通。每位藝術家都單獨溝通,從展品選定、布展方案到展出效果都要商討。尤其邀請的知名藝術家都有自己獨創的風格。本屆雙年展是山東美術館歷年展覽中展廳搭建特裝最多、布展難度最大、復雜程度最高的展覽,這對山東美術館團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我們克服種種困難,通力合作,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將雙年展成功地向公眾呈現,體現了美術館人的情懷和追求。我們認為,只要是對山東美術館、對全國美術、對人類文化有促進意義的事就堅持不懈的完成,這也充分體現了山東美術館全體員工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

藝術家宋冬為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總策展人范迪安、張望講解其作品

藝術家宋冬為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總策展人范迪安、張望講解其作品

畫界:隨著濟南國際雙年展被列入濟南市“十四五”發展規劃,讓人欣喜地看到地方政府在通過構筑長遠構想和長效機制來確保雙年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請您展望一下未來濟南國際雙年展的持續舉辦對山東美術的整體發展和走向可能產生的影響。

山東在文化上在全國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力,傳統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久,特別是儒家文化、齊魯文化這些在中國文化的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力至今經久不衰。山東人也特別重視文化,山東是具有影響力的美術大省,在展覽策劃、美術人才、美術作品、美術教育等方面成績突出,各美術門類均擁有一批享有盛譽的山東籍優秀藝術家。山東擁有大批美術從業人員和群眾愛好者,有全國數量最多的中國美協會員,有全國規模最大的美術考生。山東美術在發展上有一些短板和不足,特別是在當代藝術的表達上與其他的一些省份存在差別,需要把山東美術整體提高,使美術生態更加健全,更加壯大,更加符合現代審美以及藝術發展的訴求。我們在創新藝術上和當代藝術上要做更多的推薦,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從事創新藝術的研究和發展。

在傳統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山東需要國際雙年展這樣既具有文化高度、學術高度和社會影響,又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展示和推廣平臺,濟南國際雙年展必將成為山東文化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責任編輯:楊文軍

文章來源:《畫界》2021年5月第3期

版面設計:湯煒

DA21040374-4-p84-120-cc20156

DA21040374-4-p84-120-cc20157

DA21040374-4-p84-120-cc20158



編輯:畫界 邢志敏

關鍵詞:雙年 年展 山東 美術館 國際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婷婷色五月开心综合 | 亚洲人成在线电影播放天堂色 | 日韩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香蕉伊蕉伊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中文网 | 亚洲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