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特別策劃
辛亥革命對海內外華人的意義和啟示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和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110年前,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革命黨人不但推翻了滿清王朝,同時也推翻了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打破了中國人的思想枷鎖,為各種思潮涌入中國創造了必要條件。
孫中山先生年幼時,生活在廣東省翠亨村,和當時絕大部分的中國人一樣,在專制封建的清王朝統治下,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莊稼人生活。
幼年的中山先生,除了參加農業勞動和在私塾讀書外,最喜歡就是在村里的大樹下聽老人講故事,尤其是太平天國起義對抗清王朝的故事。童年的中山先生,受限于眼界的制約,把試圖推翻清王朝的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視為偶像。但隨著年紀增長和眼界開闊,中山先生開始意識到太平天國不但沒推翻清王朝,更為中國人民帶來沉重苦難。那么中國未來在何方呢?
為了找尋心中答案,中山先生毅然提出出洋游歷。孫中山先生的兄長孫眉早年隨舅父楊文納在夏威夷經商,后來有點積蓄,就和數人合資向夏威夷政府租了茂宜島開墾,經營農業和牧業,兼銷農產品和經營商店。由于經營有方,生意越做越大,已發展成大型牧場,迅速積累了大量財富,成為夏威夷當地少有的華人富豪。
孫眉將孫中山送進了檀香山的意奧蘭尼學校讀書,孫中山便自此接觸到西方的先進文化,開始了革命的思想啟蒙。
孫眉和中山先生感情十分好,但也經歷了一些意見不合。例如當時政治思想尚未成熟的中山先生對傳統宗教文化產生抵觸,甚至私自搗毀當地華工敬拜的神像,引起當地華工憤怒,為保護中山先生,孫眉把他送回家鄉。盡管如此,在日后辛亥革命如火如荼之際,也正是兄長孫眉以平賤價錢出售牲畜,大力資助,才有后來武昌起義的成功。
孫中山和孫眉兩兄弟的故事,正是中華民族和海外僑胞的縮影。中山先生一生為國為民,而發動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革命的成功,開創了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和中國社會變革。
毛澤東主席曾指出,辛亥革命有它的勝利,它推倒了直接依賴帝國主義的清朝皇帝。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從此深入人心。他強調:“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規地說起來,是從孫中山先生開始的。”
孫中山作為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歷史人物,是當時先進力量的代表,他像一面旗幟引領著時代前進的方向。低估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歷史地位,也就無法正確理解一代進步的革命先驅為中國的革命事業而奮斗的歷史,從而也就無法找到中國人民為爭取民主和解放而奮斗的源頭。因此,中國共產黨的幾代中央領導集體都對孫中山及其領導的辛亥革命的應有歷史地位給予充分肯定和評價。
由于歷史進程和社會條件的制約,辛亥革命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正如中山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所囑咐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全體中國人民共同富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要戰勝很多困難和風險。
而孫眉緣于生活所迫,早年隨舅父移居海外,在夏威夷白手起家,打下一片天,有了自己的事業。孫眉在致富之余不忘祖國,不惜變賣家產資助中山先生的革命。孫眉對革命的無私奉獻,正是海外華僑的鮮活寫照。
從興中會時期一直到武昌起義爆發,無數海內外有志之士,前仆后繼,甚至奮勇投身辛亥革命這一歷史洪流,大大增強了民族凝聚力,培育了深厚的愛國主義精神,激勵海內外中華兒女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而更加勇敢地奮斗。孫中山曾稱“華僑乃革命之母”,孫中山和辛亥革命也成為包括廣大華僑華人在內的全球華人溝通情感的橋梁。
把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看作是聯系海峽兩岸的精神紐帶,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時期對孫中山作出的新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歷史評價,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促成祖國統一的誠意,同時也說明了紀念辛亥革命對于解決現實問題的巨大意義。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20世紀的歷史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回顧,再次充分肯定了中山先生和他領導的辛亥革命的歷史地位、意義,從中可以獲得重要啟示。
最后,本人作為孫中山先生的后代,也是中華海外聯誼會港區理事,我們將繼續做好家族歷史文獻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弘揚正能量,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同時,我也呼吁海內外所有敬仰孫中山先生的中華兒女,無論身在何處,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把握歷史機遇,擔當歷史責任,把孫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輩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共同創造所有中國人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作者孫偉勇 孫眉先生第五代后人,中華海外聯誼會港區理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現居香港)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