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攜手打造巴山蜀水美麗之地
一個是長江要津,被譽為“江山多嬌城、龍鳳呈祥地”,集巴渝文化、抗戰文化、工業文化于一身;一個是古蜀都邑,以“香城”聞名,書香、花香、佛香名揚天下。作為成渝兩地的文旅大區,重慶市九龍坡區與成都市新都區在深化文旅交流合作的路上攜手并肩、越走越近。
為助力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世界級文旅品牌,10月13日,九龍坡區政協與新都區政協首次開展遠程聯合協商,為兩地協同共建高品質文旅產業集聚區“添磚加瓦”。
早前,在兩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和政協積極助推下,兩區已簽署文旅產業戰略合作協議,新都桂湖與中梁山、寶光寺與華巖寺、漫花莊園與重慶動物園等兩地知名景點紛紛結成“CP”,兩區市民可互通享受部分景區免票或半票等出游福利。
景點結對還不夠。今年3月,兩區政協又共同確定開展“推動‘新龍’兩地文化文旅合作”聯合協商,持續助推成渝文旅融合發展。
協商會前,兩地政協組建聯合調研組,通過實地考察、召開產業發展座談會和到福建、江西交流學習等方式開展深入調研。協商會上,調研組代表、兩區政協委員和智庫專家通過視頻方式發言,介紹聯合調研成果,并圍繞如何進一步“整合文旅資源、深化產業合作、打通痛點堵點、健全合作機制”等內容展開熱烈討論。
“兩區地緣相近、文緣相親,應當共同培育一個‘藝術公園聯盟’,開發一個‘藝術+熊貓IP’,打造一個‘城鄉旅游示范’……”九龍坡區政協委員、區文化旅游委主任鄧立代表課題組作聯合協商報告。
如何突出兩地文化特色,共同拓展合作項目,豐富合作形式,打造文旅聯合品牌,也是政協委員、智庫專家們熱議的焦點——
“兩區應在資本金注入、特許經營賦權、文旅資源整合等方面給予文旅類企業更大支持,讓文旅企業在雙城經濟圈文旅協同中發揮更大作用。”
“應率先打造‘線上VR展廳+線下實景+非遺直播’的文旅傳播新模式,通過線上引流,對非遺文化、文旅景點等資源進行線上推廣。”
“川美和川音‘聯姻’必將促進兩地美術與音樂兩大藝術門類相互融合,催生更多高品質的文創產品。”……長期耕耘在文化藝術領域的向宇、張化萌、楊為渝等政協委員和智庫專家提出專業建議。
在專家、委員們的建言熱情感染下,新都區政府副區長馬宗祥和九龍坡區政府副區長趙文明當即表態:“我們將大力支持雙方聯合打造集特色街區、購物中心、文創產品、展會活動、文化交流為一體的‘文商旅’融合品牌和全業互動的組合推廣名片。”“兩地文化文旅合作要精準突破、走深走實,深入培育建設享譽全國的旅游目的地。”(通訊員 馮兀 本報記者 凌云)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文旅 打造 兩地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