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正突圍:
構建數字經濟“朋友圈”新形勢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按下加速鍵。如何順應數字化經濟大勢,突破掣肘因素,落地解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際問題?中小企業正在數字化轉型中積極探索。
中小企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也是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主戰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快速發展的數字經濟已成為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要力量。而中小企業是最有活力最具勇氣也最為敏捷的群體,疫情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按下了加速鍵,也成為中小企業尋找機遇的新方向。
數字化轉型不是選擇題已是必修課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反復,讓眾多行業企業遭受了不小的打擊,特別是抗壓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更是在經受著嚴峻的考驗,誰能更快地實現數字化轉型便成了企業擺脫困境的必由之路。
“僅以文旅消費行業來看,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線下文旅消費嚴重受阻,給文旅產業發展帶來巨大沖擊。如以電影業、旅游業等為主的線下文旅產業一度停擺,越來越多的文旅企業都開始轉向云端自救。”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廣東三輝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邵燦輝如是說。
西安廣鑫燈飾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林科也驗證了這一說法。“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時,給公司業務帶來了很大的困境,后來我們認識到必須及時轉向數字化。不能上班,公司就通過線上辦公軟件進行視頻會議,溝通安排工作,并且迅速打造了‘買燈網’上的燈展板塊,把線下燈展搬到線上展覽,解決了疫情防控期間觀眾不能到線下展館參觀燈展的問題,非常及時,效果也非常好。”
萬物新生集團愛分類愛回收CEO陳靜曄則用“迫切”與“特別緊急”兩個詞,來強調中小企業使用數字技術的重要性。她以公司旗下的社區垃圾分類項目為例,詳細介紹了應用數字技術之后帶來的效能提升。
“首先是管理效率提升。數字化管理實現了全流程可追溯,第一時間探測異常現象并修復;其次是運營效率提升,智能化路線規劃有效安排人力、運力,節約資源;最后是用戶體驗的提升,通過打造數字化積分體系,增加了用戶的參與感,提高用戶黏性同時也帶來了業績的穩步增長。”
顯而易見,快速擁抱數字化給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帶來了新機遇,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也將加速數字化轉型看作是企業未來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李新社就表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這種浪潮正在蓬勃壯大,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
而面對消費者日新月異的需求變化,中小企業則需要有效結合數字化手段進行適應性創新。據有關機構預測,未來5-10年,我國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將達到60%,而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在企業主體中的占比將大幅增加,中小企業有望成為實現數字技術應用和業務創新的最佳土壤。
數字化轉型 中小企業仍有挑戰
毋庸置疑,數字化能力已成為企業商業創新力的重要基石。近日,戴爾聯合IDC發布的《2021中國小企業數字初始化指數2.0》白皮書顯示,我國中小企業的市場規模正持續擴大、訂單數量增加,整體的數字化水平迅速提升。
雖然趨勢可喜,但現實困難猶在。不了解、不擅長、不具備……目前在面臨數字技術的應用時,仍有一部分中小企業持觀望態度。
“迄今為止,很多數字化轉型的中小企業仍停留在概念階段,他們被一連串的‘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統’等名詞搞得暈頭轉向,缺乏具體的可實施性方案。”對此,民建北京市海淀區委會參政議政委員會委員、北京夢天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欣寧認為,企業可根據客戶需求和用戶使用習慣來進行數字化轉型,而不是專注于技術本身。同時,企業員工要形成共識,如果該行業數字化程度很高,就緊跟龍頭企業的步伐,如果該行業整體數字化水平不高,就從小的方面先入手。
天津旅汽客運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還是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他認為,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并不需要過度引入各種數字化工具,重要的是要引入自身轉型中確實需要的數字化工具,從而實現更高效能。因此一定要結合自身情況,采用相關措施,不需要跟風參與。
那么在數字經濟浪潮中,中小企業可以在哪些細分領域找到“高含金量”“高價值”的應用場景?如何促進新興技術和場景應用的持續落地?
對此,廣智微芯聯合創始人、CTO崔東順表示,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5G網絡這些新興技術都有非常多的高價值應用場景。“以區塊鏈為例,食品安全就是它一個重要應用領域,通過使用區塊鏈技術能實現對食品供應鏈每一個環節的追蹤。因此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可以綜合考慮本地云端計算以及邊緣計算,通過云端獲取數據,并實現本地智能部署,從而節約大量運算資源。”
聲網Agora創始人、CEO趙斌則舉例說,如像云計算以及云端虛擬世界對中小企業來說一點也不遙遠,且非常適用于中小企業。因此我認為要想實現數字化,還是需要打開思想,需要勇敢接納新技術。
共建生態需要“內外兼修”
顯然,解決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轉型能力不足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事實上,去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就印發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方案指出,堅持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應用為支撐,以提升中小企業應對危機能力、培育推廣一批符合中小企業需求的數字化平臺、系統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助推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賦能實現復工復產,增添發展后勁,提高發展質量。
同年5月,國家發改委又聯合17個部門以及互聯網平臺、行業龍頭企業、金融機構等145家單位,共同啟動了“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去年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強調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各省市地區政府也相繼引發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相關政策文件……
對此,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吳躍農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相關政策來看,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已經進入政策共振期。政策的扶持將有利于加快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而下一步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快與慢、好與壞,則更多依賴生態的搭建。
為此,吳躍農認為,可通過政府相關部門和行業商協會等形成合力提升中小企業數字轉型能力。“如可通過數字技術機構和平臺,協助促進中小企業導入IT目標,為中小企業數字轉型提供咨詢;同時制定推動IT服務企業為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的方案和措施,為中小企業開發和提供成本低廉的IT工具和優質服務;不斷完善中小企業轉型環境,推廣共同數字平臺建設。還要提供金融扶持,通過低息融資支持,對中小企業改善內部運營、創新經營方式等引進信息技術投資提供貸款,對開發商使用中小企業轉型的IT工具投資提供融資。”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中央常委駱沙鳴在接受人民政協報記者采訪時則提出,助推中小企業數字化,一方面要依靠中小企業自身的“不等、不靠、不怕”以外,還需要建立完善數字化生態體系,建立更多的產業聯盟和共享數據庫,以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價值鏈構建更廣泛的數據“朋友圈”,營造更安全可靠的中小企業數字經濟網絡空間共同體,給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的服務平臺。
而在“雙碳”目標下,中小企業同樣有綠色發展目標。為此,駱沙鳴認為,數字化可以幫助中小企業更好實現綠色發展。如在推動產業數字化、園區化、生態化的同時,可建立中小企業數字化綠色管理平臺,將“3R”(減少原料reduce、重新利用reuse、物品回收recycle)理念融入清潔低碳循環生產,加快中小企業產品綠色設計、綠色制造、綠色認證、綠色營銷、綠色采購、綠色消費、綠色回收、綠色再制造等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循環。使中小企業掌握更多的綠色設計、綠色技術等,讓更多的中小企業產品全生命周期實現生產數字化、產品功能化、標準低碳化、包裝綠色化、循環利用化,提升中小企業在“雙碳”背景下的抗壓力,為社會提供更高質量的生產、更高品質的生活品、更高顏值的生態圈。
編輯:張紅晨
關鍵詞:中小企業 數字化 轉型 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