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以法治護航推進互聯網健康持續發展
當前,世界正進入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加速突破應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正深刻影響全球科技創新、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社會發展。
中國政府圍繞基礎設施建設、融合應用發展等出臺系列政策、作出系列部署。產業各方依托豐富的應用場景,在模式和業務創新方面持續探索,推動中國互聯網快速發展,成為全球互聯網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
發展過程中,問題和挑戰也不斷出現。近年來,互聯網平臺企業發展不規范問題日益突出,部分企業侵犯用戶權益、擾亂市場秩序等現象頻頻發生。依法加強規范和監管,推動互聯網行業健康持續發展,成為客觀要求。
中國互聯網行業取得新進展
互聯網已滲透到中國經濟和社會領域的方方面面,有效帶動生產創新方式、產業組織方式的變革,成為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支撐、創新驅動、融合引領作用日益凸顯。
網絡基礎設施能力穩步提升。中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4G網絡,并適度超前加快推動5G和千兆光網建設。目前,中國5G基站已經超過100萬個,千兆光網覆蓋家庭超過2億戶。大規模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市場主體持續壯大。中國互聯網行業已成為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個人創業者培育成長的沃土。截至2020年底,上市互聯網企業總市值相比2015年增長了3倍,有11家企業進入全球互聯網企業市值前三十強,成長出200余家互聯網獨角獸企業,總估值超萬億美元。
技術創新不斷突破。互聯網研發投入快速增長,2020年超過2000億元,是2015年的3倍多。技術產出大幅提升,近三年中國每年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數量全球占比均超過50%,2020年突破70%,為全球人工智能的創新發展做出貢獻。
融合帶動作用更加彰顯。一批互聯網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短視頻等積極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同時,互聯網與實體經濟融合程度不斷加深,推動公共服務和生產性服務業加速發展,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智慧醫療等新業態蓄勢待發。
依法規范互聯網發展已成為普遍共識
隨著互聯網平臺經濟發展步入相對成熟的階段,市場高度集中、個人隱私泄露、有害內容傳播等問題逐漸顯現,給互聯網發展帶來新的風險和挑戰,各國監管部門對此均高度重視。
2020年12月,歐盟相繼發布《數字服務法案》和《數字市場法案》,針對大型互聯網平臺(守門人)規定了一系列嚴格的監管要求。與此同時,主要經濟體還對部分超大型平臺發起了反壟斷調查和處罰。例如,美國對谷歌、臉書正式提起反壟斷訴訟,歐盟對亞馬遜自我優待展開調查,韓國對谷歌濫用操作系統市場支配地位進行處罰等。總體看來,歐美等發達經濟體在強化互聯網平臺監管方面正在形成更多共識,監管也日益走向系統化。
中國也高度重視互聯網平臺規范健康持續發展,提出要堅持發展和規范并重,明確規則、劃清底線,促進公平競爭、反對壟斷的總體要求。2020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針對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問題,堅持依法監管,從完善制度建設和強化執法兩個方面規范互聯網平臺健康有序發展。在制度建設方面,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后審議出臺《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為規范互聯網平臺數據處理等相關活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制定發布了《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以《反壟斷法》為依據首次系統回應了平臺壟斷挑戰,將“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不正當競爭行為明確納入監管范疇。在執法實踐方面,今年以來,國家市場監管部門對平臺經濟領域長期存在的逼迫商家“二選一”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的系列案件進行了立案調查,并對多起平臺經濟領域的并購行為作出處罰。總體來看,這些制度的建立和執法的推進已初見成效,逐步糾正了中國平臺經濟領域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競爭行為,對維護消費者權益、保護市場競爭和促進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良法善治推動互聯網健康持續發展
面對平臺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系列挑戰問題,中國政府有關部門順應國際監管趨勢、立足具體國情,依法采取措施,積極推動互聯網行業轉變發展方式,既系統回應了互聯網發展中公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更將進一步推動中國互聯網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一是實現發展理念的轉變,從單純追求增長向兼顧社會效益轉變。企業做得越大,社會責任、道德責任就越大。通過依法監管,督促互聯網平臺企業充分保障用戶權益,規范個人信息收集與使用,強化數據安全責任,優化平臺算法設計和應用,在關鍵產品服務設計上關注特殊人群,縮小數字鴻溝,讓更多人更好的享受到互聯網發展紅利。
二是實現發展模式的轉變,從低水平流量競爭向高品質服務供給轉變。引導互聯網平臺企業轉變唯流量論的發展模式,引導企業抓住科技創新機遇,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力度,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帶動產品創新,在深入挖掘消費市場潛力的同時,更好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三是實現發展路徑的轉變,從大規模無序擴張向深耕專業化能力轉變。監管不是反對企業做大,但少數企業通過大規模價格戰或并購方式、在同質化業務領域不斷橫向擴張實現的做大,不僅造成了資源錯配和浪費,更是一種零和博弈。通過規范企業競爭行為,將引導企業積極轉變發展模式,通過深耕專業化能力做大做強。
(作者系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
編輯:張紅晨
關鍵詞:互聯網 發展 平臺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