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資訊

年終系列盤點之三

全球視角看中國

2021年12月28日 10:09  |  作者:崔呂萍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我們將于幾周后迎來2022年北京冬奧會,值此準備倒計時階段,我感謝組織委員會為本屆奧運會所做的出色籌備工作。我們相信,中國的伙伴和朋友一定會提供卓越的冬奧會體驗。”在日前出版的《奧林匹克評論》雜志上,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特別強調,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是一個重要時刻,以和平、友誼和團結精神把世界凝聚在一起。

2021“余額”不足,2022,全球視角看中國,這幾個觀察點不容錯過。

一起向未來

抗疫同時服務好冬奧盛事,中國全力以赴。

“有朋自遠方來,好客中國歡迎你。”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原副會長宋敬武的話說,疫情下的冬奧會,承載著世界人民的熱切期盼,大家要珍惜這次機會,既要在賽場上爭取好成績,更要在交流與理解的基礎上,推動全球經濟與人文交流一起向未來。

“即便面臨疫情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關上自己的大門。從經濟的角度看,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以幫助我們正確認識中國和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2021年,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世界銀行在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中預測,2021年中國GDP可能達到8%,2022年中國GDP增速預計為5.1%。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處在領先地位,為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貢獻了中國力量。”宋敬武這樣說。

展望2022年,中國經濟挑戰與機遇并存,不確定性增加。“從挑戰方面看:世界范圍因為奧密克戎病毒引發的疫情第五輪暴發對世界經濟、貿易的影響和沖擊,新冠肺炎疫情何時休是個大問號;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叫囂和推動與中國的經濟技術脫鉤,世界經濟產業鏈面臨沖擊風險。上述因素使得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等困難。從機遇上講,我們有黨中央的統一領導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有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經濟工作方針和政策保障,還有針對外貿、投資、消費、科技等領域的精準施策。所以,我們有信心辦好自己的事,也有信心持續為全球抗疫和經濟復蘇作出貢獻。”宋敬武表示。

復蘇新動力

加入世貿組織20年這一節點之上,看中國推動捍衛全球經貿一體化,我們的觀察點應有哪些?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即將于明年1月1日正式生效。”12月23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

“充分利用好RCEP的開放承諾和規則條款,將有助于我們促進國內經濟產業和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我國也將積極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推動中日韓以及與海合會、以色列、挪威等自貿談判進程,不斷擴大貿易伙伴‘朋友圈’。”談及這一話題,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會主委周漢民表示。

在諸多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中,周漢民認為,CPTPP具有全面性、進步性、創新性、開放性等特征。

所謂全面性,周漢民表示,CPTPP包含的內容和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從貨物貿易到服務貿易,從投資領域到金融領域,從知識產權到電子商務,從勞工標準到環境保護,從政府采購到競爭政策,從國有企業和指定壟斷企業到中小型企業,從監管協調到爭端解決,幾乎無所不包。

所謂進步性,周漢民認為,CPTPP制定的貿易及其相關規則,要比WTO以及其他區域貿易協定中的相應規則更有進步性,水準更高。比如在貨物貿易方面,CPTPP取消了大部分商品關稅;金融方面,CPTPP對郵政部門出售保險也進行了更加嚴格的規定。

所謂創新性,周漢民強調,CPTPP創造了許多前所未有的貿易及其相關規則:比如在服務貿易領域,首次運用了負面清單模式;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對互聯網和制藥都有一定的創新安排;政府采購領域,第一次將工程建設和信息產品納入采購范圍,等等。

所謂開放性,周漢民認為,這不僅是指CPTPP在理念上秉持高標準的貿易與投資開放主義,也是指其在接納成員上持積極開放和包容態度。其成員國從開始的3個發展到如今的11個,涉及亞洲、大洋洲和美洲,加上最近對有意加入的英國也持積極開放態度,可以預期未來區域覆蓋面會更加廣泛,這在區域自貿協定中亦屬首例。

在周漢民看來,中國加入CPTPP正當其時。

“在WTO目前陷入改革困局的情況下,CPTPP客觀上成為國際經貿規則改革和發展的風向標。中國作為WTO重要成員,又是世界第一大貿易國,理應盡早爭取加入具有風向標意義的CPTPP。唯有如此,才能為中國自身的進一步改革開放和經貿發展打開新局面,同時也能為CPTPP自身及其現有成員的發展提供機會和動力。也唯有參與其中,中國才能夠為未來國際經貿規則和治理秩序的建立與完善,包括維護WTO多邊貿易體制在國際經貿治理中的權威與核心地位、推動其必要改革,真正發揮建設性的作用。”周漢民這樣說。

外交新格局

2021,中國外交成果斐然,困難也非同從前。在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察哈爾學會會長韓方明看來,至少有四重關系需要我們關注。

第一是大國關系成熟穩定。中美關系對于世界局勢有重大影響,一年來,中美之間有兩次元首通話、一次視頻會議,中國高級外交官去過阿拉斯加,美國外交官也來天津會談過。“整體而言,中美關系在領導人溝通后保持了基本盤的穩定,有競爭之處,也有合作之處。這說明中美關系經過特朗普貿易戰之后,已經趨于相對穩定,未來無法說是樂觀還是悲觀,但沿著這個溝通的路徑繼續走,至少可以減少誤解和誤判。美國新任駐華大使也在空缺一年多后快到任了,希望兩國關系在新的一年里有機會重回正軌。”韓方明這樣說。

第二是中俄關系“不是盟友、勝似盟友”。韓方明表示,從2013年以來中俄領導人會晤有37次之多,2021年雙方領導人也有兩次會晤,中俄之間在政治、軍事等諸多領域進行了配合,處于歷史上的最好時期。“俄羅斯總統普京將出席于2022年舉辦的北京冬奧會。我想說的是,中俄聯手與西方的關系,并不完全等同于冷戰時期的東西方兩大陣營,我們不希望在世界上筑起新的鐵幕。”韓方明稱。

第三是周邊局勢有所緩和。“中國外交,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今年中印舉行了13輪的軍長級會談,中印邊境雖依然存在矛盾,但大局有所緩解。在南海,中方經略南海為和平之海、合作之海也得到了有關國家的支持。”韓方明這樣說。

第四,在全球抗擊疫情的大形勢下,中國也是為世界提供公共產品的主要國家之一。韓方明表示,疫情朝什么方向走、何時能告一段落、令世界恢復到從前,我們仍無法準確預測。中國疫情防控,在冬奧會后是繼續獨善其身,還是逐漸與各主要經濟體的防疫政策對接,這也關系到明年和未來一段時間國際關系和全球經濟的走向。

《 人民政協報 》 ( 2021年12月28日   第 05 版)

編輯:秦云

關鍵詞:全球視角 中國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出仑乱中文字幕视频网 | 一区二区不卡不卡高清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欧美 | 亚洲Av不卡在线 |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