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統一戰線>中央社院
中央社院舉辦“講好中國故事 助推‘一帶一路’建設”學術研討會
2021年12月23日,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華文化學院)舉辦“講好中國故事 助推‘一帶一路’建設”學術研討會。中央社院黨組成員、教務長徐紹剛主持會議。來自文旅部、中國僑聯、全國對外友協、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國外文局、新華社、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及中央社院有關同志共20余人進行交流。
此次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和《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條例》有關要求,圍繞“以中華文化力量助推‘一帶一路’建設”主題,就“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闡釋”“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與人類文明新形態框架下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的策略及建議”“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理論、實踐及建議”等議題進行了多方面、多領域、多維度的交流。
與會專家認為,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強調了文化建設在第二個百年奮斗新征程中的重大意義,也為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中國共產黨故事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新形勢新要求,一是要加強對中華文化內涵和外延、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等領域的深入研究,厚積對外闡釋中華文化的功底;二是要加強對國際傳播話語和體系、傳播策略和規律的研究和實踐,提升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水平;三是要加強國際傳播平臺和人才隊伍建設,為做好中華文化對外傳播和交流工作、助推“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信息中心主任左志強表示,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世界各國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探索了促進共同發展的新路徑,實現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利共贏,也為海外僑胞提供了機遇和舞臺。
全國對外友協辦公廳副主任張振興表示,要圍繞“有地方說、有人說、有人聽、有人信”的“四有”目標,通過民間外交講好中國故事,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戰略研究處處長、教授李鼎鑫表示,學者也是助推“一帶一路”建設的排頭兵,要通過民心合作項目,促進我國學術界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文明的交流互鑒。
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傳播中心主任孫敬鑫表示,面對疫情影響,建設“一帶一路”要更加強調全球合作,發揮民間組織、媒體、企業等傳播主體的作用,著力建設新媒體傳播平臺,充分挖掘“健康絲綢之路”故事。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張朝意表示,要加強對傳播人才和外語人才的培養,加強對文化傳播的內核和規律的研究;要深入挖掘中華文明精華在當代的體現,并用故事的形態進行闡釋;要探索文化的共通性,用外國人可感可知可接受的方式介紹中國。
中央社院中華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翁賀凱表示,必須創新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理念,從簡單地“送出去”轉變為富有成效的“展形象”;必須創新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機制,從一元主體向多元主體轉變,并充分引入市場運行機制;必須創新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策略,從多國一策向一國一策轉變,從泛眾傳播向精準傳播轉變;必須創新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方式,用心跨越中西文化障礙,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總之,只有在文化內容上融匯古今,在文化傳播上融通中西,我們才能實現“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戰略目標。
徐紹剛在會議總結中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5月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深化中國理論,是時代給出的考卷,更是黨中央交給我們的任務。他強調,這次會議的召開恰逢其時、成果豐碩,既是學術研討會,又是工作交流會,還是信息溝通會和思想碰撞會,啟發了工作思路,進一步明確了方向,提振了信心,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助推“一帶一路”建設,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借鑒。希望能與有關單位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拓展合作交流平臺,通過學術研討會、工作協調會、專題專項合作調研、共同申報課題等形式加強交流協作,形成對外傳播中華文化、助推“一帶一路”建設的工作合力,齊心協力為對外講好中國故事、中國共產黨故事,服務統一戰線工作大局凝聚智慧和力量,共同為黨的二十大營造有利外部環境。(供稿:肖嘉梁 攝影:謝天舒)
編輯:朱建華
關鍵詞:中國 傳播 故事 一帶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