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要聞

國家知識產權局出臺新規明確六種失信行為

2022年01月30日 13:58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記者王琳琳)《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信用管理規定》近日出臺,將六種具體行為列為失信行為,分別是: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的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惡意商標注冊申請行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從事專利、商標代理并受到國家知識產權局行政處罰的行為,提交虛假材料或隱瞞重要事實申請行政確認的行為,適用信用承諾被認定承諾不實或未履行承諾的行為,對作出的行政處罰、行政裁決等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逃避執行的行為。

同時,規定進一步明確,存在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但能夠及時糾正、主動消除后果的,可以不被認定為失信行為,以此引導非正常專利申請人積極糾錯。

建立知識產權保護自律機制離不開誠信體系建設。當前,知識產權領域非正常專利申請、惡意商標注冊申請、提交虛假材料騙取費用減繳等違反誠實信用的行為仍比較突出。

比如,國家知識產權局在非正常專利申請排查工作中發現,存在個人注冊多家資本低、無聯系方式、無參保人員、無實繳出資的公司,在提交大量非正常專利申請后,又通過快速撤回專利申請、注銷公司等方式逃避處罰的行為。又比如,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商標審查審理工作中發現,存在商標權人通過提交偽造的發票、虛假的合同以及偽造的產品包裝信息等企圖證明商標使用的行為。

針對失信主體,規定明確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對失信主體實施具體管理措施,分別是:對財政性資金項目申請予以從嚴審批,對專利、商標有關費用減繳、優先審查等優惠政策和便利措施予以從嚴審批,取消國家知識產權局評優評先參評資格,取消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和優勢企業申報資格,取消中國專利獎等獎項申報資格,列為重點監管對象,提高檢查頻次,依法嚴格監管,不適用信用承諾制。

為鼓勵失信主體主動糾正錯誤、積極消除后果,規定同時明確了信用修復的條件和程序。通過信用修復程序,失信主體最短在被實施六個月管理措施后即可重塑信用。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國家知識產權局 失信 明確 專利申請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国产欧美一级 | 亚洲AⅤ三级一区二区 | 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日韩免费 |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老师机在线A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