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在村史中尋訪寧晉故事
——河北省寧晉縣政協以村史村志編纂工程凝聚各界共識和力量
人民政協網邢臺2月24日電 (本報記者 高新國 通訊員 王敏)
“見誰給誰講,誰讓講就講。”現在,這句話成了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政協副主席趙輝的口頭禪。
“講”的內容便是村史村志如何編寫。這與縣委交給縣政協的一項任務緊密相關。
去年8月,寧晉縣委決定實施全縣村史村志編纂工程,并將牽頭任務交給縣政協,計劃用3-5年時間完成。
彼時,縣政協剛剛換屆,編纂村史村志幾乎成為貫穿新一屆政協履職全過程的任務。“編纂的過程也是凝聚人心、匯集力量的過程。”縣政協主席李風杰說,這項工程有利于社會和諧,加快寧晉發展。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實施方案,編纂工作很快啟動,縣政協領導多次下鄉入村進行指導。
“沒想到,各村都能積極響應。”縣政協文化文史委副主任喬艷麗說,許多村成立編委會,配置必要設備,提供固定場所,大力支持編纂工作。寫什么、誰來寫、怎么寫?縣政協邀請專家指導組成員,深入鄉鎮進行培訓輔導。
知鄉愛村,很多在外地的寧晉人對編纂工作鼎力相助。105名外地寧晉籍人才,凝聚在“寧晉人在四方村史村志助力團”中。他們不僅為村史村志編纂注入新鮮血液,也成為在更大范圍內團結聯誼外地寧晉籍人員共同關注支持家鄉發展的重要力量。
縣內的共識和力量也在凝聚。巨志更退休后在縣城一家單位發揮余熱,得知村史村志編纂的事情后,回到侯口鎮東曹莊村老家,成立隊伍,組織開展編寫工作。像巨志更一樣,各村的能人、名人都行動起來,一方面參與編寫村史村志,一方面在尋訪村史中促進村內矛盾解決,消弭家族之間隔閡,推進家鄉發展。
發掘史料、聯系人員、捐資捐物、獻計獻策,縣政協委員是助力編纂工程的重要力量。除了為鄉鎮捐印編纂村史村志宣傳海報外,縣政協常委孟琴鋒搜集整理房契、地契、分家單、老舊圖書等資料,并拍好照片,提供給縣編纂委員會。在委員們的影響帶動下,社會各界也積極支持編纂工作。
培樹典型,梯次推進,全縣已有150余個村開展編寫工作,效果初顯。鳳凰鎮中曹村除了對具有400多年歷史的大槐樹進行重點保護外,還恢復了民間藝術團隊。紀昌莊鎮東和睦村與團結村、百尺口村溝通交流,共同做好蔡叆生平事跡的搜集完善,并用老舊房屋新建一座村史館。
村史村志是文化自信的重要體現,其中蘊含的精神是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無形力量。“今年再啟動150個以上村莊,啟動率將達到85%。”縣政協有序有效推進編纂工程,在講好寧晉故事中,凝聚更大共識,形成更強力量。
編輯:李京
關鍵詞:村史 編纂 縣政協 寧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