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點燃科學的火種
來自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先進個人的故事
本報記者 王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
日前,中國科協公布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先進個人獲獎名單,有205名個人獲獎。記者從中選取了一些人的故事。他們正用自己的心血讓科學的火種逐步壯大,為科普事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在北京林業大學,博物館常務副館長張勇主持建設了北京林業大學博物館,以中國陸生野生珍稀瀕危動植物為主要收藏,通過多種形式去介紹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宣傳保護成就。如策劃實施了“守望自然—中國肯尼亞野生動物保護主題影像展”“白馬雪山—詩意·情趣·多彩”臨時展覽等;還特別推出“館長說”系列活動,開通快手號“北林銀小蝶”發布科普短視頻,并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及國家博物館等國內20余家博物館合作推出“與虎共生”2021全球老虎日活動。據統計,開展各種科普講解和科普講座近500場,聽眾總數超過1萬人。
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東城街道大東社區,社區主任楊浩把科普工作作為其社區服務的重要內容。近年來組織社區注冊了“巴州區東城街道大東社區”微信公眾號,經常在公眾號上轉載一些科普常識、社會正能量、疫情防控等相關文章;組織社區購入了5000多冊的科普類圖書,年借閱量超過3000人次;還在社區陣地及外圍打造了科普、環保、計生等15個宣傳欄,在多個小區內設置相關各類展板合計超過2000平方米。
為彌補傳統科普方式的不足,各地在組織科普活動中還注重提升公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廈門住宅集團萬舜公司近年來成立了誠毅科技探索中心,以服務青少年為工作重點,積極致力于科普公益事業,成為福建省對臺交流基地、海峽兒童聯誼交流基地。
在萬舜公司副總經理、中心法定代表人林捷興的推動支持下,誠毅科技探索中心連續多年舉辦海峽兩岸青少年航天夢主題活動。不僅有楊利偉、劉旺、戚發軔等“大咖”親身參與,與兩岸青少年零距離互動,還為兩岸小學員提供“火星之旅”“海絲福船”等特色科普課程。
特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中心還發揮科普優勢,參與組織全國線上科學實驗挑戰賽、全國新冠科普知識競答等活動,精心組織援鄂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親子活動,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影響廣泛。
此外,為了讓科學更“有趣”,有很多科普工作者正在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方式。
“機器貓老師”胡斌是四川科技館趣味科學實驗、科普劇資深輔導老師。十五年如一日堅守一線崗位。他積極參與館校合作,根據學校教學開發科普資源包。多部趣味實驗、科普劇等深受廣大師生們的熱情推崇。
作為“5·12汶川地震”首批流動科技館志愿者骨干、科普大篷車志愿者等,他行程數十萬公里,講解、表演、培訓累計數萬余場次,服務公眾超1000萬人次,將科學的火種傳遍四川老少邊窮地區。
那些深入淺出、妙趣橫生的科普講解,無數場激情迸發、滿堂喝彩的科學表演,以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和精益求精的業務能力,深受廣大青少年學生的喜愛和社會公眾的贊譽……
這一位位致力于科普事業的人很多并不是專業的科普工作者,但在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征程中,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不斷促進著科學精神在全社會廣泛弘揚。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科普 科學 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