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飛委員:以治未病思路 推動中醫藥智能化發展

2022年03月06日 20:01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 韓雪) 兩會召開至今,醫衛界委員關于智能化、科技化的建言熱度不減。熱度背后代表著一種趨勢: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科技創新,正成為突破醫藥發展瓶頸的必然選擇。

長期從事中醫治療研究的楊宇飛委員也在工作中發現這樣一種現象:盡管智慧城市蓬勃興起,數字政府基本普及,但醫療系統中數據封鎖、信息孤島、各自為政的現象依然普遍。

“為什么醫療行業內的醫院病例檔案、病例醫學成果、影像檢驗數據、診斷數據等數據封鎖、信息孤島問題始終不能解決?”

為此,楊宇飛在會前調研中發現,由于在醫療機構當中數據的收集、管理的智能化程度不夠,以及在運用層面的共享、共用機制不完善,使得醫療機構檢驗結果不能暢通互認,“重復檢查”“多頭檢查”現象集中。其中,尤以中醫醫院在應用智能科技的積極性和主動較為缺乏。為此,楊宇飛立足中醫藥發展需要呼吁:“應特別關注我國中醫藥智能科技投入。”

“用現代科學解讀中藥的原理,解析中醫的方法,推動傳統中醫藥和現代科學相結合,守正創新,這是中央關于中醫藥發展的特別指示。”楊宇飛希望能把中醫藥智能化作為國家重大科學問題范疇予以規劃,同時加大對中醫醫院的“新基建”投入,推動和鼓勵中醫醫學界進入大數據時代的智能科技研究。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獨特創造和獨有資源,要實現中醫藥現代化就需要攻克前所未有、世界未見的科技難關,而這項工作只能靠中國自己來完成。為此,楊宇飛特別提出“建立中醫藥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議。在她看來,國家重點實驗室能發揮學科體系和科技創新基地的系統功用,“既可以將中醫領域的隱性知識顯性化,解釋中醫知識領域的動態發展規律,發現疾病的新治療策略;又可以研發中醫預警裝備,開發如智能脈診儀、舌診儀、證候智能辨識傳感器等診斷裝備,充分利用新技術,提升中醫治未病的能力和水平。”

兩會期間,楊宇飛暫停下手頭的診療工作,來到會上認真履行著作為政協委員的職責。而對廣大界別群眾來說,履職工作是委員開展的極富有意義的“治未病”工作。

編輯:王慧文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日韩人妖另类 | 亚洲h动漫在线 | 久热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亚洲最大色资源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二区二三 |